【国家大剧院】“蛋壳”里面有“文章”

标签:
文化娱乐国家大剧院原创图片视觉空间山谷百合 |
分类: 生活旋律 |
2011.01.11 星期二 晴 -1℃~-11℃ 北风3-4级转微风
4
位于人民大会堂西侧的国家大剧院,因其建筑屋面呈半椭圆形,故被北京居民称为“蛋壳”;又因其外壳为银灰色的钛金属结构而被大家戏说是个“外星飞碟”。别看国家大剧院外表光滑简洁,其实“内涵”相当丰富。在国家大剧院内,除了三大专业剧场(歌剧院2398席,主要演出歌剧、舞剧等;音乐厅2019席,用于演奏大型交响乐和民族乐;戏剧场1035席,以上演戏曲、话剧等为主。)和一个试验小剧场以外,还设有水下长廊、展厅、橄榄厅、图书资料中心、新闻发布厅、天台活动区、纪念品店、咖啡厅等公共大厅。同时,大剧院内还设有齐全的剧院配套设施,包括化妆间、练琴房、排练厅、指挥休息间、演员休息厅、演员候场区、换装间、道具间、绘景间、贵宾厅、礼仪大厅等,可谓五脏俱全。
国家大剧院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总投资额26.88亿人民币(最新公布的造价数字是31亿元人民币)。关于这座造型新颖、造价颇高的建筑,历来批评甚至是讨伐声不断。例如:其外表形状与附近的故宫以及毗邻的人民大会堂建筑风格‘不协调’;一个功能性非常强的建筑物,但设计人却把它当作一个艺术品来做,大错特错。上面加了盖子,房子套房子,是在屋中打伞作茧自缚;国家大剧院建成后的运营费和维护费极其惊人,仅每月的电费就需要400万元人民币;北京风沙尘土大,大圆弧建筑难于清扫;风水专家认为,国家大剧院毁坏了北京的精妙布局......等等等等。
抛开上述问题不谈,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国家大剧院堪称是构思奇巧独特,造型新颖前卫,浪漫与现实相结合的产物。尤其置身蛋壳之中,无不被其豪华、富丽、宏大,以及通体所散发出的浓郁的艺术气息所折服。
5
10
13
15
18
19
25
27
28
29
31
32
33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