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五月十一 北京 晴
37℃/24℃

(此片为2007年8月13日19:33去内蒙的车上卡片机所拍)
【我为歌狂】
我在发“芭迪雅海滨风光”图片博文与“路上夕阳”图片博文之间周旋着,最终,我还是决定发这篇“我为歌狂”。
自从在有了相机可以只发图片不说一句话,甚至不打一个字之后,我这个不会写字的人,愈发地不想说更不会写了。可今天,我要码字,实在是因为想说几句
。
记得广播调频97.4MHZ有一档节目,是伍洲彤主持的“我为歌狂”,不知现在还有没有这档节目,很久未听了。今天,我借此名一用。
旅途中,我们常为各种各样的风景所诱惑、陶醉,但你是否也为旅途中的放歌而疯狂过呢?歌(音乐)伴车行是常有的事,但你是否有为旅途行进中的情境所狂过呢?我有,印象中有两次。虽然平时听音乐、听歌我也曾被深深地打动过,但在旅途之中为歌而狂的时候,实在不多。
第一次是两年前,我们一行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之际,趋车前往某“嘎查”(村)助兴。车至呼和浩特,接上两位年轻人同赴目的地。女,原内蒙某艺术院校学生;男,某部摔跤队的摔跤手,据说还曾参加过“亚运会”。他们一上车,车上的音乐便转换了风格,全部改为蒙古歌曲。那女孩儿带的几盘CD,我们不知听了多少遍。
其实,对于内蒙歌曲,我一向是喜爱的。我一直认为,内蒙人豪气十足,热情十足......那十足与他们和大自然无限贴近有关。是天宽地阔,冶炼了他们性格。他们的歌声之所以那么豪放、抒情,那是因为他们的歌不只是唱给自己听的,更是唱给天地听的,于是,他们的嗓音变得嘹亮、浑厚......是大自然的美景,滋养了他们的歌喉。
以前,我一直以为蒙古歌曲就是我们听过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在那遥远的地方》、《天堂》、《草原之夜》、《吉祥三宝》、《草原夜色美》、《天边》、《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等旋律,却不想他们的音乐、歌曲,原来是那么丰富。其实,也是在两年前,我去过朋友的朋友开的酒吧,也是为了庆祝蒙古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他们请来了外蒙的音乐团体,在酒吧进行演唱。那晚,是我第一次领略我耳熟能详的那些蒙古歌曲之外的蒙古歌曲,它们有的高亢、奔放,而有的又是那么深情、委婉......那晚,我为歌声陶醉了,强烈要求他们给我CD(哈,话题扯远了)。
从呼市出发,我们的车又行了八九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那段时间以及从“嘎查”返回呼市的路上,当然,还包括在内蒙的那些天,我们的耳边不绝于耳的全是内蒙歌曲,真是太好听了!
虽然唱词听不懂,但音乐无民族,当然,更无国界,哈哈。
我真正为歌而狂,实际是从那个沉迷的车上小睡醒来后的下午开始的。那时,太阳偏斜西天,蓝天上白云稀疏,空气开始变得凉爽,柏油路直通天际。前方一辆车都没有,100多公里的时速,让两边的田野瞬时滑过。此时,耳畔唱响粗犷、洪亮的蒙古歌曲,那一刻,我真想叫人将车子的天窗打开,探出半个身子,冲着四野一阵狂呼大叫,如能那样,定会让人爽极了!
还有一次,就是前不久的云南之行。昆大丽一行,为我们开车的是位彝族小伙儿,其实也不是什么小伙子了,是个30多岁的中年男人,身材不高,黑黑的,十足的彝人长相,是个很不错的人。
由于路途遥远,我们呆在车上的时间很多。当我们昏昏欲睡时,他放轻柔的佛教音乐(他信佛)为我们助眠;当我们从睡梦中醒来,他就将音乐开得稍大,为我们提起精神。这一路,他放的一首《我要去西藏》深深地震动了我。试想,在云南那天蓝蓝、云白白的天空之下,听了这样的歌,怎能让人不兴奋?我本已爱上云南,听了这歌,我真的又想去西藏了。
导游说,如果在玉龙雪山没什么不良反应,那么去西藏,就该问题不大,哈,但愿如此吧!这样,我就真的可以考虑西藏行啦!
我为歌狂,实际上,我是为大自然狂。
请听这首我为之狂的《我要去西藏》。
《我要去西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