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行漫记印象延吉图片山谷百合旅游 |
分类: 放飞心情 |
天气:晴转多云;最高气温:30度
延吉火车站(图片来自网络)
感觉有点儿象鲜族男人戴的帽子。
延吉市,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政府所在地,是全自治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脉北麓。经过20多个小时的颠簸之后,于傍晚六点多钟,我们终于拖着行李,走出了延吉火车站。
站在广场,首先令我感到舒畅的是这里凉爽的空气,接着,便是眼前看到的干净整洁、行人稀少的火车站广场。不知是因为时值奥运前期,来此旅游观光和经过的游客少,还是原本此地便就如此,总之,眼前的景象令我心生欢喜。
通常,将赴某个陌生地区,我好先将从各个渠道所了解的本地信息在脑中进行整合,形成对那个地区的臆想。而当实景显现眼前时,如果比我想象的好,我自然会一番欢喜和赞叹;如果不如我想象的好,那么,当然是倍感失落与无奈,但那类似猜谜样的游戏,我却始终喜欢!
我一向以为,一个城市或地区的火车站,是这个城市或地区的缩影。虽然往返穿行于车站之间的多为异地客,但那里的建设、管理与秩序等,却体现了这个城市或地区的水平。脏乱无序与整洁有序的截然不同,折射了这个城市或地区的规划与管理处在怎样一种状态。
走在陌生的城市,我喜欢观察那里的建筑、街道、行人和卫生。在通向酒店的路上,我发现行人依然稀少,莫非此时大家都在家中用餐?街道冷清,但卫生尚好。看多了北京的车水马龙,人头攒动,我真喜欢这样的清静。延吉的马路虽不及北京那样宽阔,但交通还算通畅。建筑虽不十分宏大气派却也整齐有序。听出租司机师傅说,每天上下班高峰也会堵车,且在我们即将离开延吉的那天上午(是个周末),在某商场附近,我也领教了那里人口的密集度和车辆拥堵情况,但这些并未影响我对延吉的好感。
延吉是多民族聚居,以朝鲜族为主的城市。朝鲜族人口23.95万人,占总人口的58.0%,汉族人口16.4万人,占总人口的39.7
%,其他还有满、回、蒙古等少数民族。于是乎,走在街上,我开始观察身边的行人,看男人,也看女人,看他们的穿着,也听他们说话。有时看到单眼皮、貌似鲜族人的人,我便猛盯着人家的五官看,好象要在心里证明自己的猜测正确似的。有时走在路上跟人家搭讪,总忍不住询问对方你是鲜族人还是汉族人?结果我发现,不是长得象鲜族人的就是鲜族人,我的判断常常发生偏差,这也许就是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缘故罢。就象我们常说,一看这人的长相就知道他是生活或生长在哪个地方的人,那便是因了水土的原因。原以为走在街上还能见到穿朝服的人们,结果,一个也没看到。出租司机告诉我们,通常他们鲜族人只在节日或婚礼上,才着朝服的。
去延吉之前,我曾在网上大致浏览了延吉的基本概况、民族人口、旅游资源、交通环境、民俗文化等情况。当然,最关心的是那里有什么“名”吃,“名”玩和“名”特产。延吉地处长白山区,森林、矿产、土特产资源丰富。盛产苹果梨、人参、鹿茸、烟叶及各种山野菜;延吉市区风光绮丽,山青水秀。雄伟的帽儿山耸立在市区南部,那里森林茂密,绿树成荫(在下一篇文中,我会单独介绍);座落于延吉市公园街的“延边大学”,成立于1949年,是一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凭借其有利的语言优势,朝语、朝文等专业名列全国高校韩语教育榜首(我们只从大学门前经过)。
延吉文物古迹颇多,有渤海国时期的建筑——城子山山城,有爱丹城,大小墩台,古长城等近百处古代遗址。位于北郊的石人沟是天然野生资源宝库和旅游点,风景奇特壮观,山高林密。蛇岛高深莫测,野生资源十分丰富。可惜我们在延吉逗留的时间太短,加之之前这一部分内容我尚未发现,算是功课没有做到家,致使这几个地方我们均未参观到。
匆匆延吉之行,我远没有深入地走近延吉、了解延吉。几天中,我甚至都没能仔细地转过她的街道,拍的片子更是少而又少(我们主要是去她的周边景点浏览),有不妥之处,还请延吉人民原谅!
延吉,虽不是历史文化古城,但她以其瑰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观光者留连忘返。有机会,也许我还会再次亲临这座城市。
窗外的夕阳西下
我所住的酒店比邻街道,汽车的鸣笛此起彼伏。夜晚,原本只开窗不开空调便能安然入睡,但因为太吵,我只好关窗开空调。这是我在延吉最不能忍受的一件事情。
日出时分(拍自早上四点多钟去“长白山天池”的旅游车中)
延吉市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面开阔,中间平坦,呈马蹄状盆地。境内河流皆为图们江支流,主要有布尔哈通河、烟集河和海兰江。此为延吉城中的“布尔哈通”河。
城市夜色
初到的那晚,晚饭后与爹和儿子一同逛街,爹让我拍的。
夜幕下的“布尔哈通”河
白天也曾多次经过此河,但最难忘的却是她夜幕下美丽。
夜幕下的“布尔哈通”河
夜幕下的“布尔哈通”河
夜幕下的“布尔哈通”河
周末的夜晚,河边的游乐场灯火通明。在此,聚集了很多当地市民,热闹非凡。
“快乐迪斯科”,它不停旋转,忽高忽低,忽快忽慢,吸引了不少年轻人。
每个项目前都排了不少孩子和年轻人。不参与游戏的可以当观众,还可以到旁边支起的大伞下点东西、喝啤酒,很有点儿夜市的模式。
该转的转起来,该荡的荡起来,这是个快乐的夜晚。
金达莱广场
来延吉,自然要享用这里的“烧烤”。
每天外出游玩儿,好象总是没有正劲吃过饭。儿子说这里的饭菜不合他口味,还说吃过几次饭,这顿烧烤是他到这里吃到的第一顿“象样儿的饭”。之前我们还在延吉有名的狗肉店里吃了“狗肉火锅”,可儿子好象更偏爱烧烤。
此行延吉,还有两样我没有享受到,一是冷面,一是足底按摩。这两样也是延吉的特色。可当我要求他们陪我的时候,没一个人赞同,他们似乎都不感兴趣。可我多想在奔波一天后,找个地方捏捏脚啊!没办法,没人同行,我也只好放弃。留待下次吧!
此行延吉的真正目的,就是让爹看看鲜族人目前的生活以及让爹陪他们说上几句夹生的鲜语。
旅游途中,我要求出租车司机师傅找个鲜族人居住的村子带我们去参观参观,满足一下爹的愿望。于是,他将车停在路边,瞄过四周之后,选择了这家。我明显感觉这家人的生活条件不及旁边几家好,因为他们都是较新的房子,而这家却比较陈旧。但司机师傅说了,这样才更接近原生态,哈,有道理。
我们没有见到家中的女人,只看到三位男人席地而坐看着电视。虽然感觉他们家中并不富裕,但家里很干净,主人也非常热情。他邀我们脱鞋上“炕”(我说“炕”可能并不正确),我们推说要赶路没好意思上去。
离开时,爹要求跟主人合影,主人欣然答应。看得出,爹很高兴。可惜,最该拍清晰的照片却被我拍模糊了,可能是因为在主人家里拍,我有些慌,想尽快结束战斗。
火车上,无意中发现爹的影子映在墙壁上,于是,让爹配合,为爹拍下这张照片。
做个链接吧,欲更多、更详细地了解延吉,请留意此网址:http://baike.baidu.com/view/372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