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内蒙呼和浩特 |
分类: 生活旋律 |
我去过的城市不多,去过之后便一下子喜欢上的更不多,但“呼和浩特”应该算一个。
“呼和浩特”这个城市的名字,曾被我身边家在内蒙的朋友或是同事们很多次提起过。没去过之前,我一点也想象不出她的模样,然而,去年的那个夏天,当我从她身边匆匆经过之后,便一下子喜欢上了她。
喜欢的理由非常简单,因为她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和“穆斯林”风格的建筑(我说她“穆斯林”风格的建筑不知是否妥当),当然,还因为她是我常听到的“呼和浩特”四个字,她就那么真切地出现在我的眼前。虽然也曾想象过她可能会有的模样,就算说不清个所以然,但在见过之后,感觉她比我想象中的要好上很多倍。
我不知她的天空是否总会飘着白云,但我希望她是。我爱上那里,也许还因为她是属于内蒙的,她空气中充盈着我喜欢的气息。
汽车驶出呼和浩特收费站东口进入市区时,为留纪念,我从车上拍的照片。
当我从城市中快速滑过时,透过车窗看到的景象,让我为她吃惊、为她兴奋。原来,天地辽阔、粗犷奔放的内蒙,也有这样秀美的城市景象。虽然我只看到了城市的部分外貌,但她的气象,她的美,让我记忆深刻。
当时正值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所以,我能感觉得到那里的喜庆气氛。 我总感觉,那些聚集而来的云,也是为了这纪念日而来的。
第一次知道呼和浩特是“优秀旅游城市”。
以上几片,为在车上经过时,瞬间拍下。
来时路过,我们没有在城市过多停留,只呆了大约半小时左右,接上搭车的人,便又继续向着目的地进发了。
返京时,我们在这里住了一个晚上。于是,我有机会在夜晚的呼市游走。
我和一位十年前曾来过呼和浩特的大哥寻找他曾经熟悉的每个角落,然而,他记忆中的一切,早已改变了模样。 他不由地赞叹:变化太大了,变化太大了...
仓促中离开,我只能在车上留下这些拍得并不好的照片。但在我心里,她永远都是美丽的。
希望她的明天会建设得越来越好,也希望她能够吸引更多的四面八方的游客到此观光游览。我想,我也一定还会再次投入她的怀抱的。
附: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中心,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山脚下,全市总面积17,224平方公里,总人口197.7万人,居住着蒙古(约占11%)、汉、回、满、鄂伦春、鄂温克等10多个民族,现已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蒙语“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内蒙古人则通常省称为“呼市”。
呼和浩特是一座拥有400年历史的塞外名城。主要景点有明代大召(伊克召)、席力图召(小召),清代五塔寺,清真大寺,博物馆,昭君墓等,呼市北边有大青山风景,可观赏乌海风光、桌子山雄姿、鄂尔多斯草原、这里地质奇特、植物珍奇,是旅游观光不可多得的地方。这里居住的人们热情好客,您不仅可观赏到美丽的草原风光,还可品尝到真正的内蒙古风味。
呼和浩特市内有许多喇嘛庙,明清两代时,已是远近闻名的“召城”(召在蒙古语里是“寺庙”的意思)。锡林郭勒路与中山路交会一带为呼市最繁华地带,锡林郭勒路以东的新城高楼林立,以西的旧城景点较多,极富观光价值。(以上资料来自网络)
后记:匆匆经过的城市,为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当时只欣赏了她的外貌而未真正了解她的历史,但也一直想为她留下一些文字或是图片,只是一直未能动手,今日算是了却心愿。
前一篇:走,植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