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猫》

(2008-01-24 12:25:05)
标签:

音乐剧

《猫》

谢幕过程

视频

娱乐

分类: 生活旋律

 

 1.jpg

剧照

 

 
 
整场演出是不允许拍照的。这是在最后近十分钟演员谢幕允许拍照的时间里,我录制的“猫们”谢幕过程。片中“叫好”和“说话”的声音是百合看《猫》 
 
虽然,在生活中我们都喜欢哼上几句小曲,在舞池里也能走上几个小舞步,可对于音乐剧,我们很多人可能都从没有正经接触过。当碧荷姐约我去看《猫》时,我心里直打鼓,就咱这水平,欣赏得了吗?而且,第一次去看音乐剧,便是来自英国艺术家们表演的韦伯经典音乐剧《猫》,这起点是否也太高了一点儿?然而,在昨晚我们欣赏过此剧之后,我想说的只有一句话:艺术是没有国界的(这名话好象有人说过看《猫》)。虽然语言不通,但艺术是相通的。真正的艺术,应该是能够为普通大众接受和欣赏的(这句可是我说的看《猫》)。我好象说了不止一句话啊,哈哈! 
 
虽然,在看此剧时我们有如小学生刚刚入学的感觉,新鲜又懵懂;对于音乐剧中的音乐与舞蹈我们也如刚开始认阿拉伯数字1、2、3、4、5...的小朋友,问不出10-8=几这样的问题,我们无法从专业角度评说好与不好,但我们却被艺术家们精彩而投入的表演所折服。那诙谐幽默的表演,极富西方人的幽默风格。就连脸部和手爪的细小动作都模仿得那么惟妙惟肖。整剧的音乐,也是既美妙又动听。其中,不仅穿插了意大利语的咏叹调,而且,在高潮部分演员还用中文演唱(虽然只有几句,但唱词清晰)。演出过程中,博得了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和喝采。
 
演出结束,我和碧荷姐一致认为:不虚此行,非常值得一看!
 
不管我们看懂、听懂了多少,至少我们获得了艺术的熏陶和享受。难道就为这一点,还不值吗?
 
听到这熟悉的旋律,你能不跟着一同唱和吗?可惜我没能找到更完整的MP3音乐。
 
 
1.jpg
月光下,一场精彩的演出即将开始。 
1.jpg
演出间隙,“猫”来到“人间”。 
 1.jpg
 
1.jpg
谢幕
 
1.jpg
散场
 
 
 
音乐剧《猫》主题曲《回忆》
 
 
应碧荷姐之要求,现贴上看《猫》小插曲,如下:
 
昨下午,我信息给老公:儿子去姥姥家了,晚上不回。我晚上去看《猫》,你晚饭自己解决吧!
演出临近结束时(大概22:10H左右),老公打我手机两遍(手机为“振动”状态,咱是遵守观看演出纪律的),我未接。
演出结束,我回复他电话:
喂,你打电话给我有事吗?
噢,没什么事儿。你怎么不接我电话啊?
我不是看《猫》呢嘛,怎么接啊?
看“猫”就不能接电话啦?
是啊!
那怎么就不能接啊?
那不是在剧院里吗?看演出怎么能接电话啊?
剧院?
是啊!
你看的什么“猫”啊?
我看的音乐剧《猫》啊!
咳!我以为是真“猫”呢。
......
原来,此《猫》非彼“猫”也。
 
事后,碧荷姐对我说:
百合,你看,我让你跟老公请好假吧,你看你都没说清楚。
哈,我怎么没说清楚啊?我几天前就跟他说了我要去看《猫》,谁知他怎么会这么孤陋寡闻啊!
哈哈哈哈......
一阵笑声。
另:据说,北京近日确实有“名猫展”看《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雪后紫竹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