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荣耀盛时梅亦绽
4.文艺战士 乐于挑战
性格即命运,心情亦故事。
每个人的一生总会遇到一些人、一些事,让自己心绪澎湃、情愫如织,平淡的心灵在百感交集中受到一番非常的洗礼。
谷秀荣从老山前线回来后,战士们的豪言壮语一直萦绕在脑际挥之不去。“我走了,象一发出膛的炮弹。我落到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有过声音、速度和亮光。”。这句话和她的心性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她从来都不愿意浑浑噩噩的生活,她一直想让自己的的艺术在人生的长河里乘风破浪、在繁星里闪耀哪怕短暂的亮光。
谷秀荣的性格干脆利落,她的语言简洁不罗嗦,她骨子里过不惯平平淡淡。早在1984年8月初,为响应中央文化部文艺改革的号召,谷秀荣挺身而出、毛遂自荐欲主宰一团的命运,她与王素君、姜宏轩、赵春生等7人众志成城,共同拟写了两次承包河南省豫剧一团的方案。
他们的大胆行为令不少人为之愕然,有人说他们狂妄,但狂妄根植于茫茫大地,就是雄心壮志。一个人的性格是贯穿人生的主线,心性的种子早就注定她的人生是一段段破浪起伏的故事。
谷秀荣承包一团的壮举胎死腹中之后,1987年秋,在文化部朱穆之部长讲话精神带动下全国文艺形势是改革承包,时任省一团书记刘怀远、团长常水生,给谷秀荣谈话,要她在文艺改革中做个试点,承包一团分团。
勇者无惧,谷秀荣欣然接应,这,本是她的性格使然。改革之风劲吹三年后的今天,领导主动提及承包一个分团,阵地虽然缩小了,但谷秀荣觉得自由度可能更大了,她决心闯一闯,试一试。
1987年11月13日,正式签定了协议,拿到“尚方宝剑”的她,脑海里迅疾搜索合作目标,最后锁定郑州市郊十八里河乡一个业余剧团,和村书记洽谈成功,一拍即合。
谷秀荣请姜宏轩、王素君两位老艺术家给分团作领军人物,就带着一团分派的十几个人去了十八里河。连续复排几台剧目后,元旦那天,就在十八里河制药厂礼堂正式彩排,场场演出反映叫座,惊动了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前去专访。
元旦过后,分团就正式下去演出了,第一站是扶沟,第二站是太康,观众一听说谷秀荣带着一团分团来了,热烈欢迎。但十八里河业余剧团的思想水平、艺术水平也渐渐露出了难以弥补的先天不足。
虽然她对自己的选择充满信心,永不后悔,但日子久了,摆在她面前的经济、艺术、内政、外交等多方面问题,让她开始了新的思索。
大年初三商水有演出,观众点名要看《西厢记》,这时候还没有饰演张生的演员。谷秀荣辗转反侧睡不着,想来想去,忽生一计。出乎意料!前演张生,后演红娘让观众感到很新鲜。就这样,一个演出点上,她要演佘太君、花木兰、黄桂英,又要这样前张生后红娘,往往大戏过后再加清唱。
幸好,这时候信阳地区豫剧团同志们赶到了。人多力量大,这让谷秀荣心里一亮。1985年5月,信阳豫剧团创作排演《三花闹嫁》要参加省第一届戏剧大赛,地区文化局邀请谷秀荣去做艺术指导,共同奋战5个月,自此与团里同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此后,正赶上全省演出公司经理现场会在项城召开,为会议演出,她让信阳豫剧团同志参加了,从演员到乐队骤然增色,经理们看完演出都很满意,争相邀请。
这让十八里河的演员心理上产生了不快,就开始闹矛盾。过了春节,在十八里河物资交流会上演出刚结束,十八里河人的情绪就爆发出来,提出解约。1988年3月29日,谷秀荣在劝说无果后依然抽出他们的股份,把人和服装道具拉到郾城。
从郾城结束去南阳县,接下来去镇平、淅川、西峡、内乡、邓县、新野,一直演到收麦。这些地方都是她过去在方城剧团的时候就去过的,重回故地,感慨万千。她敞开胸膛,仰望着南阳大地的蓝天白云,心中默念对观众不忘的感谢。然而这一切,让信阳团的一些人产生了错觉,连日来的演出欢声雷动,观众追捧,使不明真相的人鼓动信阳剧团撤走人马单干。
危难之际,驻马店地区豫剧团来找谷秀荣谈合作。这时候,常香玉已承包了省豫剧一团。
1988年
8月7日,刚签订协议后,陈宪章从西安发来电报说让分团排戏参加省戏剧大赛,驻马店剧团领导也很支持,决心共同排戏参加大赛。戏排好后,一团团部又通知不参加大赛了,谷秀荣措手不及,只好把分团人马拉到新郑、禹县豫西南一带演出。
后来一路西行,拉向南阳腹地山区,这年通天雪特别多,她们在风雪中行军,在风雪中演出。1989年1月4日,演员在南召放假,把服装道具暂时放在禹县。
一年来,被一团同志戏称为“南阳黄牛”的谷秀荣,这一年强壮的身体差点拖垮。她自己给自己加压负重,有些时候累的睡不好觉,胸中压气,就干脆盘腿坐起来,手心向上放在腿上,嘴里念着一二三四,直至打呵欠、流眼泪。
但让她觉得更累的是与人斗心眼,她不善此道更觉伤神。
每当这时她耳边就回响在老山前线战士们的声音,“我走了,象一发出膛的炮弹。我落到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有过声音、速度和亮光。”。
她从此不再是一名头脑简单的演员,她已经锻炼成了一名拥有演员外表的的文艺战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