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注大学生:大学生需要做作业吗?

(2007-04-22 10:24:11)
标签:

网络

大学

学生

作业

散文

小说

原创

文化

感悟随笔

科学

休闲

谈天说地

八卦传闻

校园

 

大学生需要做作业吗?

 

                                                         文/浅蓝

 

    最近有学生向我反映说,“老师,我们作业真的是太多了,每天上课老师都留下一大堆的作业,每天光是做作业都快累死了!……我们感觉读大学比读高中还累呢!”

    我感到很惊讶。有这么夸张吗?

    我赶紧找了班上其它几个学生了解,结果发现还真是这样。从“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机械制图”“线形代数”到“外语”到“程序设计”等,还有一些选修课程,每一门课都留有大量的作业。我看了学生的课表,从周一到周六基本上白天都是安排得满满的,这样就意味着学生白天要奔波着上课,晚上就要对付每一门课留下的作业(有时候晚上还有课就更忙了)!确实是很辛苦。

    “老师,我们都是大学生了,还有必要做作业吗?”一个学生这样问我。

    是呀,大学生还需要做作业吗?

    我思考了一下然后反问学生,“如果不做作业,你能不能保证通过这些课程最后的考试?”

   “那……可能会难一些吧!”学生想了想说。

    我说那就对了,不管怎样,至少,为了通过考试,你就得做作业!

 

关注大学生:大学生需要做作业吗?

   

    想想,这种说法仅仅是作为一个老师的回答罢了。换个角度来考虑考虑,大学生们真的有必要像中学生甚至小学生们一样完成大量的课堂作业吗(很多作业仅仅是重复性抄写教材中的部分内容)?

    诚然,学生做作业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对于学习认真、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做作业可以起到进一步加深记忆的作用,对于缺课、迟到或是上课没有认真听讲的学生,做作业的作用就更大了。而且,在应试教育这样一个体制下面,做作业还有最大的一个好处,那就是便于考前的复习,换句话说就是有利于最终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至于平时大量的作业,也完全可以解释,那不就是对付考试的绝招——题海战术嘛!

    但我想,我们也应该理性地思考一下大学生每天应付大量的作业所带来的种种弊端问题。

    首先来谈谈作业的量。所谓凡事都有一个度!试想一下如果一门课程每次课留下2个小时的作业(目前看来应该是正常的),按照一周两次课计算,这门课每个学生一周内就需要4个小时做作业,再按每个学生一个星期需要学习6~7门课计算(对于大一大二的学生也应该是比较正常的),其中5门课有作业,那么每个学生一周需要20个小时的时间做作业,这就意味着如果每天晚上花4个小时,也需要整整5个晚上,而很多时候学生晚上都是有课的,这样一来周末就基本上用来做作业了。在这种情况下,周末想休息或是想打打球的学生对于作业问题就只能有两种选择,其一是不交作业,其二是下次上课的时候找别人的作业照抄。第一种选择导致的结果是,老师会扣掉这个学生的平时成绩,第二种选择导致的是上课没有听讲,于是不懂,下次作业只能继续抄,形成恶性循环。两种选择都会导致相同的结果,那就是考试难以通过。

    再来谈谈作业的面。也就是涉及面。我看过一些学生的作业本,每次课留的作业大都涉及面很广。基本上是上课讲到的内容作业里面都会有体现。出于任课教师来说,这是考虑到让学生尽可能地掌握课堂内容,让学生掌握或熟悉更多的知识。但这样一来就出现一个问题,每一门课的老师都是想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做作业,所有课程的作业赶在一起,用学生的话来说,那就是“作业都堆成山了!”。

    但不管怎么样,在当前应试教育的情况下,大学生的作业肯定还是有必要做的。我所想到的是需要注意作业的量。教师在留作业的时候考虑留一些学生必须掌握的作业,对于很多泛泛的内容也许可以考虑让有兴趣的学生们自学,我觉得每门课每次给学生留约半个小时的作业应该是合适的。还有就是作业的形式,对于专业课,也许更应该多一些实践性的作业,作用可能会更加明显。总之,我想,高校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大学生们应该拥有更多的属于他们自己的除了学习以外的发展个人爱好或是兴趣的自由时间,而不是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做作业上。

 

以上仅仅是本人一家之言,欢迎大家自由评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