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莲花盛放•道孚纪行05惠远寺,飘向天堂的天籁经声

(2011-10-12 10:17:13)
标签:

莲花

惠远

菩提塔

大殿

康藏地区

杂谈

分类: 行走世间

莲花盛放•道孚纪行05

惠远寺,飘向天堂的天籁经声

十分熟悉的“嗡嗡”念经声萦绕着白里透红的寺院,迎着挂着长长经幡的大殿,撩开厚厚的红门帘,我贸然将头伸进去,里面的光线突然间黯了下来,只见满殿坐着密密麻麻的僧侣,他们都穿着黯红色的袈裟,光着膀子,在无风的大殿里,我感受到阵阵热气袭来。
    遥远的高处,坐着一位诵经的老者,他的诵经声和下面那些贝份的“嗡嗡”声一起,就这样通过麦克风传向寺外的天空,在风中回荡,十分好听。然后飘向遥远的天堂,护佑着庶民苍生。

莲花盛放•道孚纪行05惠远寺,飘向天堂的天籁经声
               走向梵音(此长者,系惠远寺的法人云登活佛。)

    台下若干嗡嗡的声音与台上的嗡嗡声一脉相承,塞满了偌大的大殿空间。
    见到我们这些生人,几位年轻的僧人转过头来偷偷地斜了我们几眼,然后又回归到“嗡嗡”的氛围中去……一时间,这声音竟电流般击中了我的心里,仿佛红尘中的一切都离我远去。
    “你想抓住的是什么?”“我不知道,但现在这里就是净土。”一个声音迷幻地出现。冥冥中,这样的对话在脑际……我连忙放下厚厚的帘子,退回到尘世中来。
    这,便是我在惠远寺感受到的,难忘的震撼人心的一幕。

短短两天打仗似的行程,我们曾两次造访惠远寺,这在十分拥挤的行程中是十分难得的。第二次是专程安排来这里看藏戏的(前文已经作过专门的介绍),而第一次则是因为莲花宝地的吸引。
    车过新都桥,一路向藏区行进,经过著名的八美小镇,龙灯草原,便进入了艺术大师般境界的油画世界。再往前行,就是充满莫测的莲花宝地,宝地的正中央,远远地可以看到一条宽阔的土路,土路的尽头,有一长排排列整齐的石塔,列阵似的十分壮观,“阵”的中央,是一座寺庙建筑群,那里就是康区建筑面积最辽阔的惠远寺。

莲花盛放•道孚纪行05惠远寺,飘向天堂的天籁经声

                                         远眺惠远寺,皇家气派尽显无遗。

    让我们来定格一下惠远寺的坐标:位于道孚县协德乡境内,距县城89公里,距八美镇8公里,距雅拉自然风景区17公里,海拔3600米。
    惠远寺的所在地,的确是风水宝地,它坐落的地点有个很美丽的地名:莲花坝子。寺外一长排白色的佛塔立在苍茫的大地上,那叫千愿菩提塔。
    “菩提”,是众生的烦恼,但也是芸芸众生获得身心清净的阶梯。一个佛塔,就代表信众的一个善良愿望,惠远寺的红墙之上,数不清的白塔肃立,那是一千个美好的愿望。据说,那是千愿塔。一千个菩提塔就是一千个愿望成就的阶梯。又据说,这样的千愿塔在康藏地区非常少见。可以说,惠远寺的这些塔是覆钵塔建筑在康藏地区的一个特例。
    可以想象,这座由皇帝赐建的寺院,肯定会与众不同。

莲花盛放•道孚纪行05惠远寺,飘向天堂的天籁经声

惠远寺山门似乎有意要低调


    藏区寺庙林立,惠远寺在我的大脑皮层没有留下什么印象。但第一眼看上去,就觉着与其他寺庙有几分不同——威武而庄严。
    虽然看上去十分壮观,但惠远寺似乎有意要低调——最为明显的标志,便是其山门矮而小,且窄窄的。山门左旁的那个雍正皇帝赐建的那个记事碑也是矮矮的,看起来多少显得有些不协调。
    要知道,在寺庙众多的藏区,每一座寺庙都在争取各自的地位和地盘,以赢得信众的青睐。那么,最为重要的标志,便是山门了。

莲花盛放•道孚纪行05惠远寺,飘向天堂的天籁经声

惠远寺主体建筑上的这些饰物,十分考究且极具艺术价值。


    从窄窄的山门进入,我便莫名对惠远寺的低调有了一种好感。这种好感是有极情感铺垫的,还未到此,拿着麦克风的卓玛就特地介绍了这里莲花盘的风水宝地(我将重点在另文专门介绍),穿过莲花的花心,敬拜纪念十一世达赖出生的地方特别修造的庙宇——甲洼绒群,最后才来到惠远寺。
    不知是不是有意的安排,听了一大堆有关惠远寺的玄幻故事,又有了这样的路程铺垫和一路上的心里铺垫,作为真正主角的惠远寺便愈发神秘起来,千呼万唤过后方从幕后走向前台——让我们提高了兴趣,吊起了胃口。
    惠远寺的掌门人戈教•洛绒绕吉云登嘉措活佛(全名)在献过洁白的哈达之后,带着一颗虔诚和忐忑之心,跟着他缓缓地进了殿堂,看到那些安睡的佛像,一棵心也便着地了。

莲花盛放•道孚纪行05惠远寺,飘向天堂的天籁经声

与长长的转经筒亲密接触,是信众们每天的必修课。


    藏戏结束之后,十分热心的云登活佛特地邀我们再看看,疾步如风的他在前面带路,迎风的袈裟象一面旗帜在飞扬……穿过一条长长的巷道,再拐进一一条狭长的路,一幢崭新的庙宇便呈现在我们眼前,那还是一件未完成的半成品,从下往上望去,错落有致的“积木”堆砌出宗教式的特有的美感。
    “这是正在修建的佛学院。”云登活佛边说边领着我们往“积木”里面走去,一刻也没有停止,他知道我们要赶着回成都。

莲花盛放•道孚纪行05惠远寺,飘向天堂的天籁经声

正在修建的佛学院,是惠远寺今后又一处绝佳风景。


    走进大殿的“客厅”,我们都惊呆了,里面密密麻麻地站立着十分肥壮的立柱,十多二十米高,擎天柱一般,笔直笔直的,整个大殿就是这些擎天柱“擎”起来的。徜徉其间,扑鼻而来的,是一阵又一阵的木香味。
    “这里的每一根木柱重量都在8千斤左右。有了它们,大殿可以不用一根铁钉。”云登活佛指着那些两三人方可合抱的“栋梁”向我们介绍说,这里全是“崩科式建筑结构”,是可以防特大地震的。
    参天古树作栋梁,走进这未完工的大殿,就像来到一片眩目的大森林里,人在其间显得格外渺小。“这些笔直的参天大树从哪儿伐来的?”我禁不住问道。“山里。神仙居住的地方。”和蔼的云登活佛笑着,像一个天真的孩童。

莲花盛放•道孚纪行05惠远寺,飘向天堂的天籁经声

在我们眼里,云登活佛和那参天云柱,都可以堪称栋梁。

 

阳光轻柔地扫过墙壁,突然之间,那些由于风蚀日照变得陈旧而色彩斑斓的壁画跳跃而出,神和人,佛和僧,凡间与净土鲜活地汇聚在一起,祈祷声、锣声、号声、舞步声和辩经声,从那些不比巴掌大多少的人物画像和山水图案中宣泄而出。
    恍然间,我感觉到大殿摇曳的烛光,飘着香烛味道,似乎浸入了我刚刚还冷得发酸的骨头,慢慢地,身心都感到舒服了。
    这是一幢三层的巨大建筑。“一楼可作经堂对外敬拜,二楼全是佛学堂,培养佛学人才……”云登活佛指着这恢弘的建筑,谈着他的构想,“再过一年多时间,整个佛学院将落成投入使用……” 云登活佛的话把我从恍惚中拉回到现实。

莲花盛放•道孚纪行05惠远寺,飘向天堂的天籁经声

惠远寺最为历史和沧桑的一角。


    原来,我们听到的“嗡嗡”声,都是从现在的大殿里传出来的,那里是惠远寺当下的佛学院。再过两年时间,我们就将从这“森林”里听到“嗡嗡声”。

这样的气场里,几天来我总是被莫名的东西所吸引,亦真亦幻。似曾相识的人们,仿佛前世已经注定,我就是这里的一棵草木,一阵清风……
    夹杂着雪的风,吹来野草闲花的芬芳,这山野间,已经记不起是因何前往,因何感动。可当你真的置身于万绿,炊烟缭绕,你便真的不能自已,红尘中的点点滴滴怎会想起。
    些许画面晃动在眼前,人生的高谈阔论场景无数,低头涅槃几何?

莲花盛放•道孚纪行05惠远寺,飘向天堂的天籁经声

惠远寺佛学院教堂前面十分生色的照壁。

 

紧接着,云登活佛特地把我们领到他的禅房,将一张金卡开光之后送给我们每一个人,犹豫片刻,他又特地拿出粉红色的丸药,送给我们每人一粒:“这是活佛圆寂之后的舍利子,愿保佑你们平安。”闻此,我们既意外且感动。
    十分健壮的云登活佛是一位和善可亲的康巴汉子,临别之际,我紧紧握着他那宽大有力的大手,体验到一种特有的力量。
    高原之上,雪雨过尽的阳光特别耀眼,似乎要穿透我的身体铺展在雪地上。远远的雪山触手可及。不,触手可及是天空。
    这里安静得可以听见自己高原反应的喘息声。大地沉浸在一片寂静之中,只有远处的牦牛偶然的哼鸣唤醒现实。

莲花盛放•道孚纪行05惠远寺,飘向天堂的天籁经声

见到我们这些外乡人,惠远寺的僧人热情接待,我们有一种回家之感。


    寺庙前的转经筒还在没完没了地转个不停。见到我们,几位藏族老人露出纯净而恬淡的微笑,算是打过招呼,那微笑天空一样湛蓝沉静。于是乎,这样的招呼之下,我也加入了转经的行列,口里念着不甚流利的六字真言。
    此刻,我不禁问自己:“世上真有净土?”“有的。”另一个我回答。我又问:“在哪呢?”“就在心牵挂的地方。”另一个我说。
    凝望着飘向天堂的诵经声,“我”坚信不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