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牛圈沟:汶川“震源”再探源

(2010-05-12 21:33:28)
标签:

震源

口处

山体

碎石

牛圈

莲花

文化

分类: 汶川记事

汶川地震两周年见闻(7)

牛圈沟:汶川“震源”再探源

这就是举世瞩目有汶川里氏8级大地震“震源”——映秀镇境西北方向约11公里处,水磨镇北偏西7.5公里,漩口镇八角庙村桂子坪组约1.7公里的三点交汇处之大山上——牛圈沟口——莲花心——漩口镇蔡家杠村——4平方公里的“源点”。

牛圈沟:汶川“震源”再探源

 那朵举世罕见的“莲花”就开放在这里,壮观而惊恐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约251颗原子弹同时在这个名叫“莲花心”的地方喷爆而炸。
    其声震耳欲聋,烟雾弥漫,岩石流滚滚,令人惊吓。从瀑布口处迸射出的震源石直接撞到对面山体上,形成一个百余米高的冲击坡,固体流石反弹后,又继续向下冲击山沟另一面形成冲击坡,几经反复在牛圈沟形成了个宽约130米,长约800米的围堰。
    直到两年过后,我们再次来到牛圈沟,这个昔日的深沟已经较之原来升起了80米高,沟里填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走在那些从地下数十米喷发出来的石头,想起80米下的民房和那些瞬间即逝的生命,我们至今都有些颤憷。

 


牛圈沟:汶川“震源”再探源从里往外望去,从前都是深沟,现在却要俯视了。

牛圈沟:汶川“震源”再探源从这个“莲花”出口“吐”出的,是251颗原子弹的能量

牛圈沟:汶川“震源”再探源

 前面是离震源最近的逝者,背后就是那朵巨大的“莲花”

 

    此景象让人深刻地感到地震的冲击力量,沟内现在还堆积着地震时从地壳中喷出的几百万立方米的碎石,这些碎石埋葬了沟内33户村民的房屋,夺走了23人的生命。

    映入眼帘的,泥石流喷射出的瀑布口处,两侧山体表层土壤完全被冲刷掉露出了原岩。过去的瀑布,如今已经变成了涓流,昔日高高在上的一处小神庙,也被瞬间喷出的乱石垫高了许多,我们伸手可及。

    据当地村民介绍,牛圈沟原来叫牛眠沟,传说是牛睡眠的地方,如果哪一天牛醒了,就会发生大的灾难。不知为什么,后来就改名换姓为“牛圈沟”了。

牛圈沟:汶川“震源”再探源

 这里就是牛圈沟的沟口,后面曾经有过惊天动地的事迹

 

牛圈沟:汶川“震源”再探源

震源的映秀人,常以这样的方式纪念和感恩


    再往沟深里行进,是一个由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湖水清澈见底。那个名叫“莲花心”的地方,依然是屡屡白骨——两年过去了,还是寸草未生。
    当地村民告诉我,“莲花心”这个地名是祖上传下来的,已经有千年历史了。据说千年前这里也发生过地震,震源也在这里,地形呈“莲花状”,先人们便叫它“莲花心”,我不禁惊叹,“5•12”地震形成的“莲花”未必是千年后的再现?

 

牛圈沟:汶川“震源”再探源

 离震源最近的房屋,早已是一片狼藉

 

牛圈沟:汶川“震源”再探源

 牛圈沟口,新的家园已经建成


    仔细往上看,那莲花呈扇形排开,喷射的出口略窄,至今还有涓涓细流……
    为看得更真切一些,我们到“莲花”最深处,当地老百姓的摩托车自发经营前往,每人20元。一路上根本没有路,沿途的农房也都毁之一旦,片甲不留。其惨状仍旧保留着。
    山外的远处已经修起一大片现代农舍,两相对照,感慨万端。
    油菜花开得十分茂盛,那些似花样年华的生命却难以再回来了,只有在心里默默地祝福他们。

牛圈沟:汶川“震源”再探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