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罗浮山秘境

(2007-07-07 20:48:04)
标签:

罗浮山

秘境

退隐

行走世间

 

罗浮山秘境

 

罗浮山秘境

种种传说和幽远,都嵌在罗浮山密而不宣的秘境之中

 

    时间遛得真快,一晃又是一周。这一周,我是被关在一个名叫罗浮山的地方修行。

    有幸与川东罗浮山相识,是一次极其偶然的机会。一个专门的培训班就在这山清水秀之地拉开了帷幕。因为与“年审”挂钩,200多位熟悉的不熟悉的朋友便聚到了一起。

    此地有崇山峻岭之境,茂林修竹之悠。我们下榻在罗浮山的半山腰,头枕青山,眼含绿水。

    作为一个喜好舞文弄墨之徒,培训之余,我便琢磨起这风水宝地来。

 

罗浮山秘境

这样的景致,让我们有了隐士的境界

 

    罗浮山又名浮山。有12个主峰和陪峰环状排列,南北走向一线弯曲,为平原之间一道天然屏障,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天然图画。

    走进绵阳市安县桑枣镇境内的罗浮山,映入眼帘的,除了满眼的茂密之外,便是大大小小,形状各异,色彩斑斓的石头了。那是一种在海底才可以见到的卵沙石。我一路向前,走在海底滋味的感觉真的很好。真的好想就这样一直走下去。

  站在山下举目四望,眼及所至,天边烟雨朦胧,一幅奇特的中国山水画,大自然是最好的大师。果真让人进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的诗境。

    这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浮山有81个自然景点,36个小山包,洞、岩、泉、台方圆达4平方公里。

  晨晖初起,浮于云雾间。一亿五千万年前,那场魔术般的地壳运动,在这里从海底浮起一座孤山。层峦叠嶂,群峰峥嵘,山间林木密盖,乱石穿空,清幽绝尘。

 

罗浮山秘境

 山是一幅画,画是一座山

 

    远远望去,罗浮山腰有一处十分艳丽的建筑,民族风味十足。在上山之前,我就知道那里有建于明代的羌王城遗址。据清同治《石泉县志》记载,明正德二年,茂州所属静州土司率众进达安绵二县克堡扎营。罗浮为羌人所拨,便在山腰砌石筑城,称王达数十年之久。后被官兵围剿,羌人退居深山,城寨便由此废弃。此城南北西三面城垣以十二峰腹背石壁为垒,面积达一平方公里。

    看得出来,今天映入我们眼帘的羌寨,已全是新建的“速成品”,但尚可一览古羌寨的影子。

 

罗浮山秘境

 透过那长长的梯步,便可抵达风景的险峰

 

    罗浮山是“前山佛家后山道家”的“佛”“道”宝地,坐拥儒、释、道三道并存之悠久历史。前山有始建于唐武宗会昌年间(公元841-846年)的飞鸣禅院,后山有天仙观、老君庙等道教宫观。据《洞天福地记》、《历世真仙递通鉴》、《史志天地》等史料载,罗浮山道教系中国第三大洞天福地的道场之一。

    在花费一元钱门票之后,当我踏进飞鸣禅院的山门之际,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宁静与崇敬。我到过中国许多禅院,这种宁静与崇敬还少有体验过。黄昏时刻,寺庙里香烟袅袅,一阵悠扬的诵经声随着缕缕青烟远远地飘来,走近一看,僧侣们正在为一位圆寂者超度亡灵,我默默地走开。

 

罗浮山秘境

 山下是红尘与禅院的有机结合,山上则是一双明眸的眼

 

    那种特别地声音,与下午在罗浮山上钟楼里的声音极其相似,钟楼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亭子里挂了一只硕大的钟而已,钟身刻着清朝诗人江维斗的诗。诗云:忆惜罗浮最上峰,当年曾到寄仙踪,凭栏月色出沧海,歌枕秋色入古松,采药一下拘名利,不听山间午夜钟。

    当我登上钟楼之际,湿润而沉闷的空气已经让我浑身湿透,我的心也随之血流涌动。可进得亭间,山风徐来,凉意直浸心肺。正当我凝视着那尊镌刻着“祈福鸣钟”四字的黄吕大钟出神,一个小伙子走过来鼓励我撞那“祈福钟”,并口若悬河地称撞三下、四下、六下、八下……都会有不同的“祈福”。他还说,这钟声会传得很远很远,听到这声音的人都会同时“祈福”的。我说是真的吗?他眼睛盯着钟下的“功德箱”,说,是真的。于是,我默默地望着远方,拧着红绸,郑重地向钟撞了六下。

  顿时,山间余音缭绕,悠远绵长,在我的心中激荡。仿佛间十里八里的人都引颈相望。我相信了那位小伙子的话,坚信那声音是一定能够飘向远方的。

  毕,走向“功德箱”捐了功德,我相信我的保佑会是真的。一定会的。

 

罗浮山秘境

 许个愿吧,带着愿望飘泊远方,心便有了岸

 

    “万点尖峰立眼前,浮来海外是何年,似经风浪涌平地,吹起云峦堕别天,远望洛妃轻若雾,淡描姑射藐如烟,博罗仙境曾身到,又见凌霄一朵悬。”这是在我所住的宾馆大厅内,每天都可以看到的一幅巨幅诗作,那是四川历史著名才子李调元的作品,诗名为“罗浮山赋”。

    罗浮山孕育了李调元和有中国契可夫之称的“乡土文学大师”沙汀两名才子。出生于清末的李调元殿试中第,位及进士,为翰林院庶吉士,后任吏部文选司主事和考工司主事,直隶通永道道员等职。后因押送《四库全书》雨湿黄箱,书页沾湿,获罪流放,得友人求情,方获释退隐归乡。

 

罗浮山秘境

 这里透着一种静远的禅意,宁静而美好

 

    浴身则身静,宁心则心远。在今天的罗浮山,已经以温泉为品牌引领着南来北往之客,置身其间,有号称“六福汤”(人生汤温泉、杜仲汤温泉、当归汤温泉……)的“营养水”滋润身心,虽然完全没有了李调元当年的原始和窘态,但今天的浮躁却是任何东西都难以洗净的。躺在那神仙般的仙水池里,我忽然羡慕起李调元的“退隐”之来,虽然他当时已是迫不得已,而于今天的我们而言,却已经是求之不得了。

 

 罗浮山秘境

 飞鸣禅院山门外的这尊神物,无不透着一种灵气和神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书法习作一组
后一篇:天上的街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