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味斋的本帮菜和鳝鱼骨

(2012-10-14 11:27:55)
标签:

美味斋

本帮菜

鳝鱼骨

吴江

分类: 探店日记

  我做的《社区大舞台》节目,想开办一个人物专栏,通过人物几十年的经历,见证历史的变迁。以小见大,以人生反映历史,这是我对这个专栏的定位。由此我想到了吴江先生。他从小进入北京戏校学戏,后来担任北京戏校常务副校长、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前几年从中国京剧院院长的职位上退休。他是京剧圈里少有的内行领导,懂戏,爱惜人才。他又出身书香门第,本人也是梨园行少有的文化人。这样的一个人,风风雨雨几十年,经历了京剧这几十年的大变故,可谓是一部活的历史。昨儿中午,我请吴先生在美味斋便饭,把我的想法和吴先生沟通,得到了他的支持。

  发几张昨儿在美味斋的照片。凉菜我点了两个,油焖扁尖笋、香糟肚丝。油焖扁尖笋,甜出头咸收口,味道鲜甜。香糟肚丝看模样一般,实际味道很好。口味咸鲜,带着丝丝的糟香,很不错。

http://album.rbc.cn/p500/20121014/44ecc133-200e-4c62-b139-54aa913b35aa.jpeg

http://album.rbc.cn/p500/20121014/3daf098b-1f4b-4a7f-a384-2b2bb8aeb225.jpeg

  我问吴先生,糟溜三白和响油鳝糊选哪个?吴先生选了后者。结果还真长脸,吴院长说比淮扬府的好吃。其实,淮扬府是扬帮的做法,类似同春园玉华台,美味斋是本帮,和松鹤楼的苏邦类似,浓油赤酱,更下饭。

http://album.rbc.cn/p500/20121014/c1660d77-6870-4f97-a4b6-7d83b6fcba77.jpeg

  前日杨青楼教授去美味斋品尝了小白蹄,回来赞不绝口。我这次选了周庄万三蹄,实际就是红烧蹄髈。看照片就知道好吃

http://album.rbc.cn/p500/20121014/1119f0ef-7974-4340-ad5e-d6b51596f9d8.jpeg

http://album.rbc.cn/p500/20121014/9931ec14-30ee-4720-b247-3b18c6195a06.jpeg

  昨日点的都是浓油赤酱,典型的本帮风味。这是特色面筋煲,节目里还有人问,这种水面筋哪里有售呢。

http://album.rbc.cn/p500/20121014/1d815a53-18ed-4a5b-a253-a47c14703265.jpeg

  最后来一道清淡的丝瓜炒毛豆。《饭点说吃》节目里老有人问,为何家里做丝瓜,不是发黑就是出汤。其实这根火力大小有关,旺火爆炒,丝瓜就能保持脆嫩,这是餐厅火力旺的好处。家里火小油少,要做出丝瓜的脆嫩,有一定的难度。

http://album.rbc.cn/p500/20121014/41c81360-68bc-46c6-9993-40769308086c.jpeg

  主食点了两道经典的上海点心,一是生煎馒头。瞧照片,半发面,吃的是面香和肉香。美味斋有全国唯一的荠菜生煎馒头,更增添了一股清香,也解了油腻。那些只知道小杨生煎的,真的是洋盘。小杨不是生煎,那是油汆小笼。

http://album.rbc.cn/p500/20121014/2649b785-98a1-46a6-91c6-00cc867aeafc.jpeg

http://album.rbc.cn/p500/20121014/6a153c95-4329-4614-be9f-6afaf43165d5.jpeg

  美味斋从上海迁京也已经快六十年了。历经这么长时间,面对外面的波涛汹涌,还依然能保持本帮传统,在遥远的北地依然能吃到浓郁的上海风味,这是当天我们都很感慨的地方。席间,吴先生还回忆起小时候,经常到菜市口老美味斋吃饭的情景,令人唏嘘不已。美味斋,就是北京的江南人士,思念家乡的一碗心灵鸡汤。

  临走,我们几个人分别跟店家要了一些鳝鱼骨回家熬汤。把鳝鱼骨清洗干净,去除血污,控干水分;锅烧热放油,煸干水分,趁热下开水,大火催,一会就是一锅牛奶般的浓汤。好东西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