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休闲 |
分类: 行行摄摄 |
朋友看了我的博客,知道我最近对摄影发烧,就特意让我去他家里,看看他家里收藏的几台相机。
佳能AE-1。这是我从网上搜索的有关介绍:
上个世纪60到70年代,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得相机的自动化成为可能,于是佳能一系列具有自动曝光功能的单反相机源源不断地推向市场。
在佳能手动调焦自动曝光单反相机中,以“A”系列单反相机最为著名。“A”系列单反相机,是以1976年推出的佳能AE-1为起点的。在1976年4月,佳能推出了AE-1。“AE”为“自动曝光控制 ”,“AE -1”,就是“第一台电子控制全自动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意思。佳能AE-1是一台具有快门优先自动曝光功能的小型单反相机。AE-1不但有自动曝光功能,而且还有手动曝光功能。正是因为佳能AE-1性能优良,受到广泛的欢迎,一直是市场上的畅销货,相机的产量也是大的惊人。
AE-1是佳能的经典之作,如果要选必收藏之10大佳能相机,它一定是前三位。经典地位不容怀疑。
优点:结实耐用,近20年的机器依然使用正常。纯金属相身,阳刚气重,厚实有质感,绝非现在的混合机身能比。相对当时来说功能很全面,可以应付绝大多数的拍摄工作。
缺点:快门易出问题、相对现代机种,功能就不够全面、机身重,不适合娇小女性。年代太久,配件不易找、机身与新镜不兼容。
我把镜头卸下来看了,还有光圈拨杆,说明是EF之前的卡口。佳能在历史上经历了R卡口、FL卡口、FD卡口,1987年因为遭遇美能达α-7000的冲击,改用了完全电子化的EF卡口。佳能的每一次改口,都意味着之前佳能用户在相机机身和镜头上的投入完全打了水漂。佳能是前进了,用户的利益却没有得到保证。这就是佳能AE-1
在日本相机厂家当中,美能达有技术狂人的称号,因为很多技术上的创新都是由美能达开创的,但美能达的市场却做得不算好,后来和柯尼卡合并,并且最终把相机业务出售给了索尼,一代相机枭雄就此告别江湖。
这是从网络上搜索的资料:Minolta α-7000
机型:35mm单镜头反光相机
快门:电子控制,纵走式焦平面快门,30--1/2000秒,闪光同步1/100秒
测光:中央重点测光,手动测光,EV1--20
曝光:程序AE,光圈优先AE,快门速度优先AE,手动
对焦:自动对焦
输片:自动装片,自动卷片,自动倒片
1985年2月推出的Minolta α-7000是美能达公司的第三代单反相机,技术上实现了两大跨越,一是快门改变了一贯沿用的横走式布帘快门,开始用了速度较快的纵走式钢帘快门,二是实现了单反相机最难逾越的自动化功能--自动对焦,采用由机身执行的自动对焦驱动方式,使之成为世界上第一台正式的自动对焦单反相机。而上面的佳能AE-1做到了自动暴光,对焦还是手动的。
1985年2月推出,至1989年4年中,就售出了250万架a7000,同年美能达a7000夺得了1985至1986年度“欧洲相机”和1985年的“日本相机大奖”。也正因为Minolta α-7000,佳能痛定思痛,推出完全电子化的EF卡口,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单反相机镜头,起初是普遍采用螺口旋转方式。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罗口不能增加电子触点的缺陷越来越明显,插刀式卡口一是上镜头更加快捷,二是镜头和机身之间可以传输电子信号,为自动测光和对焦提供可能,于是各家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卡口,比如尼康的F卡口,宾得的KK卡口,美能达的A卡口。这些卡口相互之间壁垒森严,互不通用。用户一旦投入某一个卡口,就意味着被某个系统套牢,被迫跟随厂家升级,如果要转换系统,之前所有的投入都打了水漂。所以有“一入泥坑(尼康),永世不得翻身”的说法,这既是对尼康相机的赞美,也道出了卡口不通用的现实。
另一个,在罗口时代,由于各家机身和镜头互相通用,是个开放的系统,竞争非常激烈,所以无论机身还是镜头都是精益求精,恨不得当作工艺品来做,而现在由于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有的时候能省就省,用户被厂家牵着鼻子走,最典型的就是佳能。佳能的入门机器,做工手感就象个塑料玩具;就是中端的机器,也一直是在功能上采取挤牙膏的方式,不肯为用户提供更多,以小修小补的方式牵着用户,直到最近才有了点测光。行事如斯,佳能可算是把用户算计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