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陈老先生聊天

(2008-04-06 14:56:32)
标签:

美食

分类: 探店日记

  陈连生先生是北京餐饮界,尤其是清真餐饮的前辈,以学问渊博著称。经友人介绍,我请陈老先生在《饭点说吃》这个节目当中,开一个讲座,连续介绍宣南饮食文化。

 

  今天又去陈先生那录音,陈老先生聊天有一个特点,表面似乎海阔天空,但仔细听来都是学问,至少对我很长见识。录音结束,陈先生留我便饭,让我体会体会他主事的吐鲁番餐厅的几个特色菜。我也有心想多见识,欣然接受。

 

  爆糊。这是一道北京清真名菜,当年是鼓界大王刘宝全先生歪打正着的结果。刘宝全经常到馅饼周的摊位上吃葱爆羊肉,因为刘先生是名演员,熟人多,一边吃一边聊天,往往到最后,葱爆羊肉都有点过火,带有一股特殊的糊香,刘先生还就好这一口。馅饼周的老板发现了,从此还专门以这样的葱爆羊肉为招牌,“爆糊”的名头就此打响。

 

  解放以后,政府把宣武区的小吃都集中到南来顺,并把馅饼周的伙计黑荫池也请进了南来顺,恢复了这一道传统清真菜。当时陈连生先生就在南来顺担任经理。后来陈先生受命组建吐鲁番餐厅,又把这道爆糊引进了吐鲁番餐厅。

 

  爆糊端上桌子,只见棕褐色的羊肉,表面已经起皱发挺,油脂已经耗干,入口羊肉片酥脆,带着一股特殊的香气,加上葱丝和香菜的点缀,确实有特点。

听陈老先生聊天

 

  这个菜在吐鲁番是配着空心烧饼吃的,起先我也没在意,空心烧饼见得多了。等到烧饼上桌有点惊讶,太漂亮了,拿在手里象个工艺品。一是皮薄如纸;二是表皮颜色带着淡淡的嫩黄,显然火候掌握得合适,如果稍微过火就会颜色变深;三是烧饼表面的芝麻,更加强了爆糊的香气。

听陈老先生聊天

 

  “吃,吃,得把烧饼塞满了,这样更香!”

 

  熟悉陈先生的人都知道,陈老平时不吃肉,今天破例陪我吃了俩。最后还剩下俩,陈老还让我吃,“我把这俩烧饼打包带回家,让我儿子尝尝”,我也不客气地说。

 

  要说空心烧饼,自从我做美食节目,接触的也不少,但象吐鲁番这样做到极致,却是第一次碰到。回家我太太看见这烧饼,也惊叹她的美丽,特意把烧饼切开,让我再补拍了一张照片。

听陈老先生聊天

 

  吐鲁番餐厅以新疆菜为特色,羊肉串也是她的招牌。这里的烤串师傅已经连续烤了17年,保证了品质的稳定。仔细品尝,感觉不仅仅是嫩,外表却有一点糊香,后味很足。

听陈老先生聊天

 

  素菜是油沁娃娃菜。这道菜也有说头,一入口就感觉不一样,有一股特殊的香气。“是不是用了什么香料,放在油里面?”陈老先生笑而不答,可不,这是人家的商业秘密。后来陈老又把汁盛到碗里,冲了一点水让我喝,这下我明白了,“这香料在这个汁里?”,“是的,每天早上统一熬好这个汁,上菜的时候,浇上汁,用热油一沁就行了”。您别说,这菜制作方法并不复杂,可味道却不一般,奥妙全在这汁里,这就是手艺!

听陈老先生聊天

 

  点心上了豌豆黄,这豌豆黄好象哪都有,吐鲁番的豌豆黄还真不一般,一是不用凝固剂,二是不用色素(姜黄粉),全靠豌豆自身的品质和手艺,入口真的是浓浓的豆香,好吃!可以称得是上品。

听陈老先生聊天

 

  要说今天这顿便餐并没有高级的东西,但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平常的东西,做出不平常的味道,这才是功夫。其实我对这个问题也有一个认识的过程,有一段时间迷恋一些外表的东西,越是接触多了才越明白,吃饭吃的是味,菜品再漂亮,如果味道上不过硬,不能做到无懈可击,总是一个缺憾。这就象现在有的馆子走到另一个极端,流行家常菜,其实我对那个东西也有点不以为然,既然是家常菜的水平,我干吗还上你馆子来吃饭,上馆子就是吃自己不能做的,或者比较麻烦的菜,上馆子吃的是手艺。

 

  节目也是一样,如果仅仅停留在报菜名、报店名的水平,时间长了,听众的水平提高了,节目就很难继续生存。只有把节目做出文化来,听众才能越听越有滋味。我尽管现在还没这水平,但我愿意往这方向努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