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美食心情 |
今天已经是星期六了,这周的探店也告一阶段。作为一个餐饮节目的编辑,和餐馆打交道是经常的事情。这其中有的馆子我会欣赏,有的馆子纯粹就是工作了。
这周探了两家馆子,一家是泰国餐馆“美滋滋”,一家是走高档商务路线的“锦都久缘”。
我自问在口味上不是一个保守的人,但做了这个节目之后,我觉得自己的口味越来越刁,也越来越清淡。其实我以前由于经常到长安去录音,工作餐一般都是在川办吃的,也喜欢川办的平易近人。但自从参与这个节目以来,我要经常为主持人写稿,要在稿子里琢磨菜的做法,和为什么这么做菜的原因;尤其是因为工作的关系,品尝了更多的菜系,而且是带着任务在品尝,我越来越不喜欢北京已经走样的川菜。我体会,一个菜如果能充分发挥食材的本味,又和调料融为一体,不夺不遮,方为上品。
因为不喜欢仅仅是吃调料,所以我对泰餐也不是特感冒。周二去的那家“美滋滋”,要说环境、服务和菜品,其实都是不错的。听台里策划部的苗珊说,她吃得很满意,可我最欣赏的反而是一道“马来风光”(虾酱炒空心菜)。一味平常的空心菜,经过虾酱的滋润,效果出乎意料,清而不淡,鲜而不腻。
“锦都久缘”是昨天去直播的,请的都是吃坛的大老,有疙瘩汤、茄子、梧桐和竹林。胖妈本来不能去,后来又临时驾到。锦都的环境是没的说,傍晚在水边,和亲爱的人一起沐浴在金色的夕阳之下,品尝美味,应该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可是和菜色比起来,锦都更出色的是环境和气氛。为了昨天的直播,我前天中午特意提前去看场地。我到的时候,店家已经在一楼临水的大窗户留了位子,所以我对锦都的环境之美印象深刻。
和环境比起来,它的菜品就乏善可陈。知道我是上海人,第一天店家特意为我点了一道糟鸡。糟鸡为保持鲜嫩,最好泡在糟卤当中等客人点的时候才现剁,以保持鸡肉的水分。品尝之下糟味还算正,可鸡实在一般,肉质发干,明显是提前摆盘的,而且鸡肉的香气不足。最失败的,是昨天直播上的一道“酥皮罐焖海鲜”。一是酥皮的火候不足,表皮糊了,里面还没有来得及起酥,成了软塌塌的面饼;二是所谓的海鲜太咸,而且主要是银鳕鱼,芡汁也太稠,调得象糨糊。说到这里,表扬一下无名居的酥皮罐焖海鲜,无论是酥皮还是海鲜,都赞一个。锦都的菜品我最喜欢的,还是一道饮品--杨枝甘露,芒果、西柚和小西米,加上牛奶调配的,它的好处就象梧桐作业里说的。
下周要去三家店,有以做上海菜闻名的老字号“美味斋”,有以做传统北京菜、川菜和广东家常菜为标榜的“大菜楼”,还有一家黄记煌焖锅。
下周二在美味斋,主要是介绍上海点心、下酒凉菜和上海特有的夏季菜品--糟货。我对美味斋一直很喜欢,觉得它价格便宜,有几道菜还是比较地道。尤其是它的响油鳝糊和蟹粉狮子头,水平在无名居之上,在北京也是数得上的。这次店家提供的糟货菜单上,有一道“糟带鱼”。我对这道菜有疑虑。这糟货是江南一带夏天特有的菜品,要求糟香突出,白净透亮,所以一般都是挑选没有异味的原料来制作,比如鸡、猪肉、豆制品百叶、毛豆之类,牛羊肉是不用的。尽管这几年有创新发展,糟的种类越来越多,但糟货总的风味特色还是没变。这美味斋的糟带鱼能好吗?北京由于远离产地,带鱼一般都是冻品,腥气重,肉质差,红烧是比较好的一种方法。如果用冰鲜的带鱼,气味口感都会好一些,可这样价格就上去了。且看11日的直播,到时就能见分晓了。
在没有见到大菜楼之前,我对这个名称很犹豫,价钱也许会很贵吧?店家介绍,有北京菜、川菜、广东家常菜,很杂,口味能地道吗?
为了下周三的直播,今天中午我去了一趟,一是看场地,二是把直播的菜单定下来。品尝之下,我对这家店的印象大为好转。我最欣赏的,一道是南煎丸子,一道是红烧带鱼,都是极其平常的原料,极其平常的做法,品尝之下味道却不同凡响,这才是做菜到了一定的境界。这就象我们专门开辟一个“胖妈食谱”,要的就是平常的原料,做出不平常的味道。胖妈常自称“草根食客”,这草根才是最可贵的地方。话扯远了。
大菜楼的老板原来是做新闻的,从新华社出来的。从谈吐中感觉,这是一位有文化的食客,知道吃是怎么回事,对菜品也有追求,不求表面的奢华。这也符合我们节目的定位,为大众服务。本来胖妈大菜楼就不去了,回家以后我给胖妈打了电话,忽悠胖妈这个“草根食客”也去鉴定一次。
到底这几家店怎么样,等着收听节目吧。
前一篇:亢奋的周六下午 胖妈
后一篇:仲夏糟货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