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吸取历史教训:拒绝义和团作风

(2008-05-08 20:37:53)
标签:

鸦片战争

国际关系

外交

清朝

圆明园

英法联军

规则

杂谈

分类: 世象杂感
    吸取历史教训:拒绝义和团作风鸦片战争之史实与疑思?

  读费正清之《中国:传统与变迁》(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9)


   清朝的外交是一种“朝贡体系”,即:把任何交往之国,当作外夷来“进贡,朝见”天朝上国。自认为是世界中心,别人都是低首求见。如此之外交,怎么不引起外国的不满,发生冲突呢?
  现代外交,应是平等、互惠、互利的;尤其,当别国比你还强大,它怎么会向你俯首称臣呢?

  1859年,英法联军1.05万人,进攻大沽口。那么,这么多军队,辎重怎么办呢?“2500广州苦力随军效力”!
也就是说,广州的“劳苦大众”,没有反击“洋鬼子”,反而,为了挣钱养家糊口而替侵略者作“雇佣劳力”?
  今日应该如何看待这个史实呢?

  圆明园为何被焚毁?
  “英方谈判团首领在停战状态下被清政府逮捕,其余约20名成员亦被处死,额尔金为了报复清朝皇帝,下令焚毁了圆明园。”?!
  今日应该怎么看呢?杀死谈判的代表?报复?
   检讨历史,不仅仅激发爱国的斗志,也要吸取教训?义和团式的手段,能符合现代国际交往规则吗?

三家村弟子
5-8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