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科技网校网络环境课堂环境网络技术游戏技术 |
分类: 教育学术 |
网校最新课程设计、制作wts模式纲要
【前言】
近几年,网校发展大起大落。由全国上千家,败落为几十家。原因何在?一哄而起,一哄而散也。余以为,网校乃是校外教育的一大亮点;也是未来教育的新途。低落是暂时的。其败,源在忽视了网络的特性;其未来之胜,亦在网性的获得。下为自己研究它的心得,以供后进者参考。
一、当前网校课程设计制作误区
1、宣传、认识上的误区:上网校就可以如同在某名校上课,听某名师的讲课。
2、设计制作中的误区:课堂搬家。
误认为录像、仿造课堂教学过程就是网络课程。
3、忽略了“网络环境”与“课堂环境”的区别。
4、忽略了“网络技术的互动性”。
二、解决的唯一途径
1、课堂教学形态与网络运行形态的整合
——用一个不雅观的比喻,“杂交”!只有这样产生的“混血儿”、“杂种”,才是新物种,才是真正的“网络课程”。
2、它必须体现如下四项基本特征:
·虚拟集体教学环境中的实际上的“个别教学”
·教师主观预设的教学过程,由电脑技术整合编制
·以教学检测技术与网络技术结合而形成的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程监控保证教学质量
·以网络的愉悦特性创造的新型“愉快学习”方式
三、wts模式的核心理念
1、以“虚拟课堂”代替现在的“搬家课堂”,打破时空界限,以“仿旧”环境创造新“网络课堂”。
2、以电影式的“编辑”代替“实录”、“仿实录”。教学设计“模块化”,“课”的结构要变成“多模块”的“自由组合集成”,代替“单线进程无选择性”的“单一课”结构。
4、游戏技术的教学移用。依据年龄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网络环境条件制定的最佳课时计划与教学方案
四、教学基本模式
1、主讲教师讲解式
2、教师预设问题引读式
3、主持人访谈式
4、设擂主的擂台式(学生自由参加,一对一,挑战擂主)
5、正反方辩论式
6、集体攻坚式(学生自选参加一队)
7、小组讨论式(学生自由报名,参加一组,各地远程聊天室技术)
8、个人自读作业式
9、自荐报名,小教师备课式
10、自由参加,小教师集体备课式
五、“课”设计的基本展现模式
1、文字
2、图表
3、图画
4、电影、录像(节选)
5、平面动画
6、三维动画
7、试验
8、指导操作
9、表演
10、电脑游戏(分性别、年龄、学科及生活类型)
注意:以上所有形式,必须是可以互动的,用网络技术实现学生可以“虚拟”为参加者,进入“网络课堂”
六、教学设计的逻辑结构
1、讲授性活动(适用于全新知识点与智力较差学生)
2、试验演示性活动(适用于理化生等科的可直观性内容)
3、操作性活动(适用于具体的、可分解的技术性内容与喜好动手者)
4、模仿性活动(适用于智力较差者与操作性内容)
5、模拟性活动(适用于情景教学,情感性体验内容)
6、记忆性活动(适用于基本概念,积累性内容)
7、讨论性活动(适用于理解性、问题解决性、多路性思维等内容与互助性目标)
8、点评性活动(适用于共同性问题的归纳指导内容)
9、猜想性活动(适用于创造性思维内容)
10、习题性活动(适用于重复性、巩固性练习内容,通常采用阶梯型构成)
11、复习性活动(阶段、学期、学段复习内容)
七、课时分配
1、每天30分钟为一节课
2、周六、周日为各四节课
3、每周总课时为18节课
4、语数外三科,另加文综、理综二科。
5、自由选科,可单科,可多科。
6、每科两种方案:单科18节课/周,双科9节课/周,设计进度。
八、每节课的设计要求与录编过程
1、每课内容起码按照基本模式应设计出五个不同的教案,以便学生自选
2、依据教学内容,拆分成“导入”、“揭题”、“析题”、“练习”、“检测”五个模块
3、每个模块起码按照上述之(六)“逻辑结构” 与(五)“基本展现形式”,应设计出五种方案,以便学生自由组合
4、录制过程,根据每课教案,可将模块分组或集中录制成素材
5、编制过程是一个剪辑过程,即由电脑程序员,将各节课素材,填入已预先编制好的程序中即可完成,如此可将目前的作坊式录克过程改进为“工厂式”的大生产流程
6、学生上课的实际过程如下:
·打开电脑进入所选课程——章——节——选择自己喜欢的班级——小组——五中选一,进入某一种教案开始学习——除“导入”外,其他四个模块的五种方案是相链接的可以自选,因此,学习者可以重复播放或换另一种模块再次播放——最后模块,进入“检测”。
·当“检测”时,如不合格,电脑将自动退回每节课的起始页面,并告知:“你的成绩为某分数,要再接再厉,加油!”——提示:要求重新五中选一,重新选择一个新的教案,对没过关的课,再次进行又一轮学习,直至过关为止。
7、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体现在每个模块均作“机内统计记录”,凡一节课上线学习,无论是否合格,都会自动联线通报家长:
九、全景式虚拟教室类型:
采用类如“联想之家”的三维动画界面,学生可以自选,进入某个“虚拟教室”、“虚拟小组”(采用聊天室技术,虚拟出如“童话教室”、“英雄教室”、“伟人教室”“魔幻教室”、等等),不再赘述。
三家村弟子
200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