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感悟随笔历史政治家老人改革政体 |
分类: 世象杂感 |
老人的历史责任
世界上有多种政体,民主的、专制的、家族的、独裁的、集团的、政党的、开明的、封闭的、激进的、稳健的、宗教的、世俗的……
如果从年龄角度划分,也可以分成青年的、壮年的、老人的。通常在战乱不止、政变频仍、政治动荡、军人主政的社会,其政体,大约会被青年人所主导,因此似乎可算作“青年政体”;而那些经济发达、政治开明、制度适宜、社会稳定、阶层之间,上下流转通畅的国家,好像成熟的壮年人更受民众青睐,似称“壮年政体”为当。至于,社会精神沉闷、文化单一、闭塞、僵化、停滞不前、一切国是由少数人垄断,政治行为皆为“暗箱操作”的地区,恐怕大多数是时兴“终身制”,难逃“老人政体”的恶谥。
但,稍动脑筋一想,即可明白,人家执政者,无论经过哪种途径,武力、政变、权术、“耗年头”……,总之好不容易达到颐指气使、生杀予夺皆由己出的地步,能轻易地舍荣华富贵、赫赫权柄,挂冠而拜拜吗?我这是为了啥呀?我易吗?我几十年了,我,就这么撒手闭眼?任由他们那些“毛孩子”或“庸人们”糟害天下子民?朕如何做的?
其实,不论大人物小人物,都有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与权利。农民进了城,扫地、站堂、清垃圾、收废品……一步步,开了买卖,当上“老总”,能不自豪吗?所以,他刚刚好过一点,从前暗藏的欲望便冒了出来,为什么相当多的暴发户,稍有点钱,就泡小姐、养情妇、狂赌滥嫖、吸毒纵欲,糟钱如泼水,乃至最后又把辛辛苦苦创起的企业给“造”垮了。然而,即使如此,他也却绝不信外人、请贤人、让能人,不改变企业的家族制、终身制,不起用本来可能救活那个公司的能耐人?
为什么呢?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道理是一样的。因为他想:我,我,易吗?……
当然,老年人和老年人并不一样。执政的老者亦不同。开明的贤达,居陋巷与立朝堂,仍旧胸怀苍黎,悲天悯人丝毫不移。其实,那时他们照样可造福于百姓,遗泽于天下。但,主要不在拟几条富民的方策,抓几个赃官上,而在于是否能发挥自己宝贵的阅历、经验,将政体改革得更民主、更进步、更合理、更国际化一些。那才是政治老人的最大历史之责。
千万别像晚清的老佛爷,别像苏联的勃老头(勃列日涅夫),只图安逸,不思进取,结果却将大好的江山葬送于莺歌燕舞、颂歌赞词之间。
历史之75律,近在眼前,何去何从或有读此文之大家可慎思之。
此之谓:“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悲夫!
三家村弟子 哲思
2007年7月8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