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世象杂感 |
文学艺术领域虽然对“性”的容忍度、开放度比较大,但是,仍然有很多禁忌不敢突破。比如,多年来不停呼唤的“影视分级制”,始终等不到高层的认可。
教育领域对于“性”,更是名实不符。本来,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就设立了生理卫生课,周恩来总理还特别指出有关性的教育最好在小学五六年级开始。然而,至今,全国实际上没有一所中小学真正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讲过“性”的知识。相反,倒是很多所谓的“教育专家”,总是站在道学家的立场上抨击各种“情色”现象对学生“纯洁心灵”的污染,于是,提“性”色变,把“性教育”排斥在学校之外,反倒成了不正常的“正常”。
卫生医疗领域好一些吧,其实也不尽然。即使在今天,艾滋病已在我国成为重大流行病之一了,他们也还是不敢大张旗鼓地讲“性生活”方面的预防措施。比如,偶有大学校园发放避孕套,便被媒体、社会,特别是家长群体加以贬斥、指责,群起而攻之。
那么,我们的社会便没有“性教育”了吗?非也!不仅有,而且日强一日,任谁也组挡不住。其主力先锋乃是商业广告。
下面,这张图就是一个明证。
现代中国业已进入商品经济时代,这个社会最强大的动力是什么?是经济利益!只要有需求,商家就如苍蝇逐臭,蚊蚋追血,舍命而赴之。广告就是商业利益最强的鼓风机、加油泵。
男女“性福”,人皆有之,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富足越来越强烈。那么,它自然而然便成为了一块“高利润”的大蛋糕。哪个商人看着不动心呢?于是,商业广告如饿虎扑食,群狼夺肉,必不可免
它哪里管你什么分不分级,对青少年影响良与不良。形形色色的性商品广告,就在一切报纸、杂志、交易会上堂而皇之、铺天盖地地大登特登起来。其言辞的“裸露性”、“诱惑力”、“刺激度”,敢说超过了任何文学作品与学校课本。
那些道德卫道士作何反应呢?我看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装聋作哑,置若罔闻;起码至今尚未看到任何公开的谴责。
为什么呢?余也愚钝,难明就里,姑待大家来破解之吧。
——不过不管怎样,“性教育”到底公开出台了,总而言之也算社会的一个进步。
http://img114.pp.sohu.com/images/blog/2006/12/13/9/25/1100e644b9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