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学随笔 |
赵氏乃由附中直升中央美院之66届毕业生。时逢文*革*,命运不济。先下放军队农场“再教育”,后分配卢龙农村教语文,再转电影院、卫生院做了许多不相干的杂业。十多年后,才调教师进修学校,重拾画笔。蹉跎半生,性灵泯然。余观其作画,勤奋求新,然时节已逝,终未成大名。
作画大约同于写作,灵感的迸跃,稍纵即逝。少年时精力旺盛,灵性如泉涌,佳作自然多得。阅大凯此三画,暗揣他当时抓笔的一瞬,心灵上一定被什么东西猛撞了一下。是什么呢?余不得而知。
因为,其一与其三两幅,他以后都曾刻意作过彩色水墨图,但是我均未发现纸后面那个活着的精灵。那其二,他再没画过第二幅类似的作品。
2006年5月5日星期五
因为,其一与其三两幅,他以后都曾刻意作过彩色水墨图,但是我均未发现纸后面那个活着的精灵。那其二,他再没画过第二幅类似的作品。

前一篇:灵感:赵大凯的画
后一篇:说起“盗版”,怎能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