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学术 |

——从“超女”之争谈起
近读一些教师论语文教育之文,颇有异想。
很多青年人热衷于痛责教育制度,痛责语文教育。情绪激愤,不能自拔。言辞激烈些,并不为过,但锐意改革者绝不可沉溺其中,止步于斯。
教育需要改革,语文更需要改革。可是,由谁去改呢?上面当然有大责任,而我们语文教师难道就无一丝小义务?俗语常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此可知,各位同仁诸君,如不从自身做起,语文教育弊病从生,我们大家同样难辞其咎。
教育需要改革,语文更需要改革。可是,由谁去改呢?上面当然有大责任,而我们语文教师难道就无一丝小义务?俗语常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此可知,各位同仁诸君,如不从自身做起,语文教育弊病从生,我们大家同样难辞其咎。
试从眼前艺坛纷争蜂起的“超女”现象一析。
政协常委刘忠德先生三批“超女”毒害青年,力主文化管理部门禁止有责。一时间,文坛大哗,挺之者喊好,反之者怒斥。社会上,群情汹汹,莫衷一是。可以断言:此争乃当今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一大事件,不论何方胜负,必将载入我国文化发展史也。
然而,我们的语文论坛,语文教师呢?竟然三缄其口,不置一辞。何其怪哉,何其怪哉!
我们语文新课改,不是天天疾呼要“关注社会,贴近生活”吗?怎么对这样重大的文艺风波竟然毫不关心,置若罔闻呢!我们语文教师,不是天天感叹“教材陈旧,内容乏味”,“作文题目枯燥,学生全无兴趣”吗?怎么如此一波三折,精彩纷呈的生活“连续剧”,却无人观赏,无人采辑入课呢!我们不是天天大谈“人文精神”,以启蒙民主为语文教育之宗旨吗?怎么面对万千青少年的情感指向、人生志趣的大是大非竟无人理睬,视如不见呢!……
这是为什么?我们是真的关心语文教育改革吗?
政协常委刘忠德先生三批“超女”毒害青年,力主文化管理部门禁止有责。一时间,文坛大哗,挺之者喊好,反之者怒斥。社会上,群情汹汹,莫衷一是。可以断言:此争乃当今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一大事件,不论何方胜负,必将载入我国文化发展史也。
然而,我们的语文论坛,语文教师呢?竟然三缄其口,不置一辞。何其怪哉,何其怪哉!
我们语文新课改,不是天天疾呼要“关注社会,贴近生活”吗?怎么对这样重大的文艺风波竟然毫不关心,置若罔闻呢!我们语文教师,不是天天感叹“教材陈旧,内容乏味”,“作文题目枯燥,学生全无兴趣”吗?怎么如此一波三折,精彩纷呈的生活“连续剧”,却无人观赏,无人采辑入课呢!我们不是天天大谈“人文精神”,以启蒙民主为语文教育之宗旨吗?怎么面对万千青少年的情感指向、人生志趣的大是大非竟无人理睬,视如不见呢!……
这是为什么?我们是真的关心语文教育改革吗?
孔孟老庄,果戈理鲁迅,巴尔扎克沈从文,个个大家都该研究。但是,高行健余秋雨芙蓉姐姐木子美,加上今日的“超女”等等,则更该关注。
经典作家,何成经典?夫子一言已然道尽:“圣之时者也。”脱离了时代,脱离了生活,哪里有什么经典!
经典作家,何成经典?夫子一言已然道尽:“圣之时者也。”脱离了时代,脱离了生活,哪里有什么经典!
孩子们热心于什么,教师就该注视什么;社会生活兴起什么,教师就该研究什么。语文教师牢记:做人要做时代人,语文要教时代语文。
时不我待,大家就从“超女”做起吧。
2006年5月4日星期四
时不我待,大家就从“超女”做起吧。
2006年5月4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