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北京

(2010-07-31 02:37:10)
标签:

教育

短暂回国,事情之一是主持《南方周末》和东方卫视联合主办的本年度中国梦践行者致敬盛典。

今年的被致敬者是吴敬琏、吴建民、吴宇森、龙应台、姜文、徐冰、姜文和王克勤——这个名单很“南方周末”,连他们请的表演嘉宾也很“南方周末”:崔健、茅威涛、濮存昕等;这些都是我10年前做《文化视点》时请过、或者希望请的谈话嘉宾——当然也都是我喜欢的人。

除了演出部分,我也主持易中天与龙应台的论坛,而另一场论坛的主持人居然是我的辩论队友蒋昌建——我们在复旦百年校庆是曾经联袂主持过母校的庆典。所有这些,都是我愿意飞11个小时回来的不能抗拒的理由。

 

可是现在已经凌晨快三点了,我居然睡不着,因为时差,也因为这两天见人都见到夜里两三点,然后再处理公司邮件,通常是早上六点来种才能迷糊一会。

现在我很想早睡(早也是夜里一点半多才上床),居然睡不着。

让我想起94年,我刚刚毕业,第一次“走穴”到广东主持一场晚会,是复旦的师兄广告人李光斗请我,年长我四岁的光斗在经历了八九年风波以后,那时候已在商界崭露头角。夜里我怎么也不着,就电话光斗。他说我是太紧张,尽管我不觉得。

现在紧张倒不紧张,但是睡不着还是有点焦虑的,我电视上看着又要一脸憔悴了。作为记者出镜是无所谓的,但是大型庆典主持人还是有点光彩的好啊。

已经离这个圈子很远了,这次真的是出于对南方周末的喜爱的偶然的客窜,当然也是承蒙南周的厚爱,在南周开专栏,打过交道的编辑都是有趣的人。

 

睡不着想起听说的金星接机的事——要讲这个才爬起来写博客。

组委会接机的小朋友(像是刚毕业或没毕业的大学生)接到金星,说:“对不起,金星老师,车要晚到半小时。”金说没事,就到咖啡厅要了杯饮料。

刚坐下,小朋友说:“对不起,金星老师,车来了。”金说没事,一口气喝光刚点的饮料,跟小朋友走。

到了停车场,小朋友又接了一个电话,说:“对不起,金星老师,搞错了,车还要15分钟才能来。”

于是,金星在闷热的停车场里大汗淋漓地等了15分钟。

 

我听了这故事,忍不住大笑,现在还要笑,当然是没什么恶意,对金星的小小“不幸”遭遇还是同情的。

其实呢,这故事里接机的小朋友本人也没什么错,最多是信息传递有误,不是她的过错。而且可以想见,他不得不一次次说对不起的时候,是多么地尴尬和为难,但又没办法。

对我不熟悉的金星也因这个故事多了好感,她也没大怒、责怪小朋友,或耍个大牌什么的。

这事不大不小,如果要生气,也可以很生气;可如果尽管无奈,还是一笑置之,或至少平静接受,也是做得到的,结果当然要比发怒好得多——对自己,对接机的工作人员。

 

我们的生活里每天都发生着一些并不是什么人的过错造成的、但让人遭受损失的事情。有的事情可以让人很生气,但是从理智上看,生气是于事无补的,甚至是最自己的惩罚;而一味指责并没有过错、或者犯的是人都难以完全避免的无心之失,首先是没用,其次是可能伤害不该伤害的人。

 

我们的夏令营签证还是出现了几个别的拒签——客户没有做错任何事情,我们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同样的安排,同样的材料,绝大多数人通过了,极少数就是被拒了。

只能说,签证尺度还是有很大的主观成分,甚至工作人员也不是绝对不会犯错,尤其在高峰期每天处理大量申请的时候。我们的一个学生连查询码都被给错了,指纹也录错,后来又补,进入程序的时间比递交的时间晚了整整一周等等。

可是,除了探亲等少数签证类型,常见的签证类型,包括留学和旅游,都是不能上诉的,错了只能重新申请,但是重新申请我们夏令营的时间就来不及了,我们买了不能退改的机票、付了全部的学费、食宿、旅游等等,总之,到这个时候,所有要花的钱都花出去了,一个孩子不来了,学校还是同样要为预留的房间/床位付钱,也同样要付老师的报酬、同样要付包下的大巴的车费,总之,学校花出的钱不会因为有孩子没来而减少。一言以蔽之,所有的费用都发生了。

这个当然不同金星的故事,不仅笑不出来,哭的心都有。除了经济损失,还有被拒孩子的失望和难过、家长的焦虑与气愤,都让我和杜比同事们难以承受!可我们还是得不断地调节自己,接受现实;换句话说,只要是现实,就得接受。也只有心平气和,才能在令人失望的现实面前不失去智慧,找到尽量好的解决方案;同时,从损失中学习,把经济损失变成宝贵的经验,这是公司继续发展的财富;学会从损失里得到、从负面的现实里找到正面的意义,也是人生的财富。

 

明天我们第二拨夏令营学生赴英;后天是第三拨,再然后是第四拨。

祝愿我们所有的孩子、所有的学员都能有个顺利、愉快、难忘的夏令营!感谢我们所有的家长给予我们工作的理解与配合。活动结束后,希望我们都还是朋友,我们一直都会关注孩子,希望听到关于他们的所有好消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