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扯起科学养孩的大旗,宝姥的领导地位就彻底动摇了。写在洋书里的“科学”,都垄断在宝妈手里啊。从此以后,宝妈就篡夺了养孩的话语权,孩怎么吃怎么睡,都由宝妈发号施令,宝姥和宝爸都得统一行动
。

可是,宝妈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也心虚啊。
首先,母乳的分配问题。
虽然宝妈立志把自己培养成新时代母牛型英雄母亲
,每天海吃海喝,但是乳产量依然不足以同时供应大宝二宝。其实,与其说产量不够,不如说是时间不够,每次不等第二个宝吃饱,宝妈就已经精疲力竭,只好把宝宝往宝姥怀里一推,请她老人家喂瓶子吧。因为出生时二宝体重轻些,当妈的就想给她多补补,所以每次都先喂二宝,最后没力气也没奶了,只好委屈大宝。反正俺家大宝是个tough guy,也不在乎,这使当妈的少了很多内疚。

可是,时间一长,宝妈又担心大宝的免疫力不够,又改成两个宝平均分配母乳。这样的结果是,大宝有点nipple-teat
confusion(奶头混淆),吃得反而不如以前。于是,又改成二宝母乳为主,配方奶为辅,大宝反之。
家访员来了,说,这样“偏向”不好,对大宝会有心理阴影。
我说:他那么小,怎么记得住啊。
家访员说:你记得住啊。将来大宝如果任何方面不如二宝,你都会自责给他的爱不够,你的阴影会变成他的阴影。
于是,后果听着相当吓人
。母乳分配政策只好又变啦。

喂不喂水,也是个问题。
本来,大宝二宝一律不喂水。在医院时,也没见护士给宝宝喂水嘛,无论是吃母乳还是吃配方奶的宝宝。满月不久,大宝出现新情况,宝妈赶紧向专业人士汇报:大宝便秘。察看/问过尿布,人家说,没事。家访员来了,建议在两次喂奶中间,喂点水。于是,宝妈指示宝姥喂水。
例行检查见医生的时候,宝妈问,在喂奶之外是否需要喂水。医生说,不用,否则宝宝的力气用来吸水,就少了力气和食欲吸奶,对宝宝发育不利。于是,宝妈指示宝姥:停止喂水。
宝妈又开始翻书了
。结论是:母乳或者配方奶(formula)当中,含有宝宝需要的营养和水份,不需要另外喂水(当然,配方奶调制必须严格按比例,就因为怕不准确,我们买的不是奶粉,而是现成的开盒即食的配方奶);但是如果天气格外炎热或者宝宝便秘,在宝宝体重增长正常的前提下,可以在两次喂奶之间喂少量水。这也就是俺家目前的供水政策。

按时喂,还是按需喂?
这是来来回回改的最多的了。按时喂?到点了,孩子没醒,难道叫醒了喂?就算叫醒了,也不一定喂得进去啊;如果没到点,孩子已经饿得哇哇叫,当妈的听得下去吗?听得了5分钟,听得了10分钟吗
?那时候什么金科玉律都抛之脑后了。

按需喂?宝宝最喜少吃多餐,吃点就饱,过一会儿就饿。由着他们的结果就是最后完全吃乱了,最后宝宝哭,都搞不清楚是撑得哭还是饿得哭,该不该再喂。
现在,宝妈和宝姥是大致按时,结合按需,外加做记录。
总之,宝妈总是朝令夕改,在宝姥和宝爸面前豪无面子,更无威信
。然而,英雄宝妈依然是博览群书兼不耻下问,率领宝姥宝爸将科学养孩进行到底!

7pm
前一篇:成长
后一篇:Jack High: 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