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地主在伦敦 |
这里说的办公室的苹果,可不是办公室发的苹果哦,而是我自己从家里带到办公室的苹果。虽然办公室免费供应包括咖啡、茶、巧克力等在内的热饮,但是可不供应水果,也从来没有过年过节发筐苹果当福利这种美事
,就连冰箱里放着的喝咖啡的牛奶,也是靠大家自觉往一个纸杯子里扔硬币集资买的,我们叫那是"milk
fund"。

每天上班最愉快的事,除了吃午饭,就是在自己的大桌子前嘎吱嘎吱地吃零食——反正有隔板,同事肯定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吃相
。只有这个时候,才能从忙碌的工作中松口气(都怪俺太勤奋好学,上手太快
),有时侯分点啥给左邻右舍,还能起到联谊作用。当然无法惠及全办公室——这个大办公室,不使劲一眼都望不到头,我怀疑坐着能有近百人(没数过)!人肯定都认不全,当然也不必急着认全,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工作上的交道。我对面坐的就是我的顶头上司,我常拿小饼干贿赂她,但每每去咖啡厅谈事,都是她给我买饮料,还是我占的便宜大,西西
。



以前在北京上班,出门必不可少的东西是手机、呼机、大钱包、出入证、一大串钥匙、名片夹、驾驶本、口红香水什么的,要随身携带的东西好象很多,反正得用个大包才装得下。这几年都出门都不怎么用包了,用也是特别小的,就钥匙和小钱包,一般装衣服口袋里就行了。
现在,又用大包啦。按说,正经东西除了钥匙、小钱包,也就多了个出入证,火车卡和地铁卡,还有手机,小包还是装得下的,但是,需要大包的原因,主要是……主要是为了装零食
。开始是早饭吃得匆忙,为了节约时间,常常就随手拿个苹果在路上吃。后来,偶尔苹果路上没来得及吃,就带到办公室,上午十一点多(一般快一点去吃午饭),或者下午四点多(六点半左右下班),如果还能在包里摸出个苹果,那滋味简直只能用幸福来形容!比一会弄杯咖啡一会弄杯茶可幸福多了
!


俺在大学时代,曾经是个著名的苹果杀手,连亲戚朋友都知道俺酷爱苹果。幸运的是,我当时在济南念书,红家楼露天市场上有是的正宗的烟台苹果,可不象现在的苹果中看不中吃。午饭后,俺把苹果们洗好了,放在桌上,排着队等着俺吃(俺那时也够能吃的
)……切,皇上有一群妃子等着临幸,也不过如此吧,嘿嘿!那时候,上了一晚上自习回宿舍,也就这点盼头!

其实,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已经不怎么爱吃零食了,比苹果更精贵的水果都不爱吃呢;每天吃点,纯属是为了健康饮食。然而啊,但是啊,however啊,办公室喝茶的时候,有一天安娜拿了块饼干,给我掰半块,我觉得怎么那么那么地好吃!!有了这个惊人发现,可以想见,从此以后,我的包里每天装的东西就越来越多了:苹果、梨、桃子,李子,饼干、巧克力、小块的芝士、朋友从国内带来的话梅……
周末去超市,小里惊异地发现,我居然充满兴趣地流连在五花八门的饼干、坚果、巧克力货架,那可是我过去从来都不正眼看一眼的区域;并且,那些食品我统一命名成垃圾,连他看一眼我都要斥责
。

如今,每天晚上临睡前,我都要整理好第二天需要的东西,其中重要一项,是准备上班带的零食。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我有一个画着梅花鹿的天蓝色的小塑料包,每天早上去幼儿园之前,我妈都要给我的小包包装满零食(叫“吃儿”),直到拉链拉不上我才罢休,还好那个小包真的是很小……咳,说得都有点想家了
……

到此打住吧。再写下去那种叫做“nostalgia(乡愁/怀旧)”的东东就要稀里哗啦地往外冒了……含蓄的我,克制的我,还是把它留在自己心里吧
。

11:40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