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访打鼓新场

(2020-10-11 22:32:42)

注:此打鼓寨为宋时罗氏鬼国义州打鼓寨,今金沙县城一带,珍洲与义州建遵义,有珍酒为续。宋时罗氏鬼国清州一带打鼓寨在今清镇犁窝,穿青李氏千二公支系发脉地,威清州镇水西为续。历史形成的文明遗痕:龚州、贵州、清州、义州。

探访打鼓新场

2015-05-12 【日 期】2008.09.14 【来源】毕节日报

五十多年前,我还是少年时,便从年长者口中知道了黔北有四大名镇:一打鼓、二永兴、三茅台、四鸭溪。

这四大名镇之首的“打鼓”,为什么叫打鼓,为什么又叫新场,多年来一直弄不明白,总想哪一天有机会到金沙去,一探究竟,以释心中的疑惑。

最近去了一趟金沙,不仅弄清了打鼓新场的来历,通过实地探访,对这千年古镇曾经有过的繁荣与沧桑,也有了较为直观的印象。

打鼓新场原来的地名叫打鼓寨。在叫打鼓寨之前,即秦、汉和三国时期,这里已有了地方自治政权。隋、唐时期,属牂州管辖。宋初,牂州彝族首领额则脱离宋朝庭,割据一方,建立罗氏鬼国。为保疆土,罗氏鬼国在东境的矩、清、龚、义四州,各建一个打鼓寨,派重兵驻守,义州的打鼓寨,即后来的打鼓新场,今金沙县的城关镇。

因打鼓寨驻扎的军队多,平时的集合、训练、有警等,均以集鼓为号,时间长了,人们便把这地方称为打鼓寨。

打鼓寨以东3公里的沙溪河南的玉屏山南麓,属低丘平地,这里有一个商业集镇,名叫永兴场,元代在这里设置沙溪长官司的驻所,明代也设置了沙溪巡检司驻所。自元代开场50年后,商业逐渐兴旺,到了明代,已有仓储、转运、批销功能齐备的盐行。由于盐业的兴起,永兴场便成了布匹、百货的商贸集市,周围百里土特产的集散地。

永兴场的兴旺一直延续到清顺治十二年(公元FONT>年)后,逐渐衰败。原因是在这一年,一张姓人家首倡在打鼓寨开场,并为场主。这时,原先的永兴场便叫老场,新开场的新场,便叫打鼓新场。

如果从1656年算起,这打鼓新场的历史已有352年。

据说,当年的打鼓新场,有7个行业7条街的美誉。竹木器业一条街、马尾发笼一条街、皮革业一条街、马店一条街、棕器业一条街、打铁炉一条街、榨油业一条街——只看看这些名称,便可想象手工业在当年的繁荣景象。而最活跃的,当数综合性商业一条街。这条街只有500米长,富商和商号都集中在这里,江西、两湖、四川、广东商人也看好这里。500米街道两边,货栈、旅栈、商号、店铺,一家挨着一家,没有一处空闲,卖什么的都有,百且不论闲场天或赶场天,都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一直持续到解放后。

1941年7月成立金沙县后,打鼓新场成为金沙县政府所在地,打鼓新场命名为打鼓新场镇。

这次我们去金沙的当晚,同行的几个相约,便去探访骡(现更名为罗)马街。

骡马街就是前面提到的“马店一条街”。这条街很长,大约有1000米以上。因为打鼓新场是盐运古道,每天都有驮马从茅台运盐交新场八大盐号,然后从这里再转运黔西、大关、清镇、息峰、惠水等地。因此,这条街马店多,大约有三十多家;盐号多,大小有8家。

现在马店自然没有了,还有没有盐号的遗址,我们只能碰运气了。

骡马街的路面宽度没有变,只是原先的石板地变成了现在的水泥地。我们发现右边一条巷子很深,便走了进去。到了第一个天井,有男女数人在聊天,我们道明了来意,在座的人都很客气,说这里原先是一家盐号,房屋结构有的变了,有的还保持原样。一王姓中年人又带我们向后走去,指着右上方说:“看,那挡火墙还在。”我们仰首观望,沉沉夜色中,那兀自矗立的挡火墙,在夜风中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繁华与沧桑。

从王家大院出来,我们又找到了3家过去的盐号遗址,其中最大的一家叫华家盐号。这家盐号保存较为完好。大门是铁门,有铁钉,虽然生锈了,仍然很硬实。进了铁门后是一个天井,大约有七八十米大,青石铺就,仍然光滑。进第二个天井是厚厚的圆木门,天井与前面的一样大,只是多了两个大石水缸,据说是为了防火用的。第三个天井不完整了。这个盐号占地约四五亩,当年马帮的出出进进,进盐出盐的热闹情景,从这大大的几个天井中,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出来。

过去最繁华的500米中街,现在仍然繁华,只是增加了现代商品,现代信息。

打鼓新场为什么号称黔北四大名镇之首,了解了这些,相信每个人都会信服。

这里需要说明的,文中提到的永兴场,非湄潭县的那个“二永兴”,而是离打鼓新场3公里的一个集镇;而这集镇,早已不复存在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