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虎妈,来会会熊猫爸爸

(2011-04-07 10:29:33)
标签:

杂谈

分类: 轻松学习

                Tiger  Mom ....Meet   Panda    Dad

                 虎妈,来会会熊猫爸爸

 

                                                     摘自2011年4月6日的参考消息

 

      我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多年来一直战斗在一线。我不愿把有关正确育儿方式的讨论全权交给母亲们,不管是虎妈还是别的什么妈妈。

 

      我在的孩子气分别是2岁,4岁和7岁的时候,我们一家五口从新泽西郊区搬到了北京。在中国的日子让我了解到,虽然美国有些人将中国式教育视为金科玉律,但中国却有很多人在质疑这套方式,指出它扼杀了创造力与创新精神,而这正是中国十分欠缺的两样东西。而且,在目睹了它的实例后,我对过于严苛的“虎妈”式育儿方式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反感。如果你们的目标和我一样——把孩子抚养成为独立,能干,自信的人,那么我肯定这不是什么一流方式。

 

    你可以叫我熊猫爸爸;我喜欢把孩子捧在掌心里,但也不会介意露一露“爪子”。我家处于一片可控的混乱中,这对我们来说是可行之有效的。这给我们的孩子也带来了好处,使他们有机会承担责任,独立自主,看到他们的父母在追求各自兴趣和事业的同时积极融入对方的生活。这也使他们早早认识到一个简单的事实: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可控的混乱,成功取决于如何驾驭它,而不是坐等事情变得完美。

 

     用这种方式养大的孩子更有机会培养自已的个性和兴趣。我们家就像是一所州立大学,你可以获得很好的教育,但你必须自已跑腿儿。孩子们不断学习对自已的家庭作业,课余时间和其他所有事情负责。这会使他们对自已取得的成绩产生由衷的自豪感。他们应该为自已取得成功,面不是为了证明他们的父母是成功的父母。认为孩子的一切成败都是你价值的体现,这纯属自恋。别自以为是了。

 

     住在北京某住宅小区时,我看到西方和非洲的孩子们跑街串巷,成群结队地到处找乐子,而他们的中国伙伴却在长时间练习小提琴,钢琴或书法的过程中愁眉苦脸的望向窗外。这看来是一种悲伤孤独的成长方式,我绝不会把它强加给我的孩子们。当然,这不是中国唯一的育儿方式。我见过很多打破这种陈规的孩子。

很容易理解中国人望子成龙的传统想法:这是一个有着两极分化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人们要么在顶层享受荣华富贵,要么在底层艰难度日,处于二者之间的人很少。当代美国也有这样的诉求是因为我们觉得我们的国家也在像这样日益分化,而且即将被中国超越。如果打不过他们,那就加入我们。

 

      这是一种可以理解的冲动,但却是错误的。强迫孩子永远服从你的意志,要么会使他们成为听妈妈话的男孩或女孩,干什么都要得到批准,要么就会导致长期的叛逆和顶撞。禁止孩子在朋友家玩耍和过夜会加剧一种有害的孤立感,使他们得不到毕生所需的那种社会沟通和交往能力。而这正是孩子们成为成功的有用之人所应该磨炼的能力,比会弹琴得要得多。孩子们需要更多无拘无束的玩耍,而不是更少。

 

     别再以为是地认为你可以成为孩子气们选择朋友,兴趣和音乐爱好了。相反,请帮助他们成为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有用之人,成为心理健全的有贡献的人。他们会感谢你。

 

      社会也会感谢你。          

                                        (王雷译自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3月29日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照片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