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体验,和顺的感觉9分满意

(2025-02-18 17:15:19)
分类: 出游

      去腾冲和顺,一是体验团剧中龙团长对孟烦了说的“禅达这地方,只要不打仗,真是不错”在哪里二是好奇腾冲的几处国家级景区:国殇公墓、北海湿地、火山地质公园、高黎贡山植物园、硫磺温泉,还有想象中的各种食用菌。三是躲避春节时期内地的严寒冷雨。记录五部分。

     一、走近和

       元月二十五日晚21点飞机降落在驼峰机场。我们一行三人,另两位:天狗、秤丫。出了机场,才知驼峰机场规模约等于湘潭火车站,场地不大,灯光隐约。接电话的老板娘换成了小王,小王说老板娘是他老婆,叫徐*。像接通了暗号,我仍有不安,此处近缅北,于是拍照拍牌发往湘潭后跟小王上车。车子驶进一条阒寂无人的小路,树影森森,七弯八扭,车却风驰电掣。小王说走的是山路,近点,我想的兜里有掺了花椒桂枝粉的盐,手中有一竿插进抽出的拐杖,虽派不上什么用场,但携程是美丽国上市集团,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十几分钟后,车子开到一用灯光镶边且看出有三层瓦檐的牌坊前,牌坊门眉上书“芭蕉溪”,典型的景点名。下得车来,跟小王上坡几步,又赫然见到墙上“拾光名苑”的灯饰,与小王确认:我们到了和顺?答曰:你们马上可以休息了。我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拾光名苑是一栋两层楼共九间住房的民宿,订单显示是去年装修。映入眼帘的是明亮、清新、文艺,老板娘小徐上前招呼,于是,视死如归,我当即表态:可以。

   进了房间,一宽一窄白色铺盖的双床,空调,投影电视,卫生间大小合适,卫具时尚,智能马桶,于是,我又夸了句:OK。窗外有风景,遗憾被太阳能挡住,也无妨,开门即敞亮的廊道,右边有个豁口,估计景深大了去。

体验,和顺的感觉9分满意
体验,和顺的感觉9分满意

体验,和顺的感觉9分满意

   虽然开了空调,但仍然冷得让我们起了个大早。六点出门,街上一片墨黑,小王赶来告知:太早了,要八点才天亮,十点才上班。我们不在乎早晚,摸黑走走星光小巷也是情趣。可走着走着,云南的所谓四季如春被我们怀疑是自己的肤浅。此刻冬寒侵袭,衣帽围脖口罩全副武装也既不挡寒也不储热,于是打道回府。

   八点,天空微明,稍泛熹光,我们再出门,就见门右侧那道豁口朝阳见山,绿烟氤氲,是湿气?雾气?还是热气?我们很想体验。

体验,和顺的感觉9分满意

   九点多,街上偶见几位游人,漫无目的又像在寻早餐,大家彼此会意,也就会聚于野鸭湖边一溜排档中唯一开张的门店点下早餐。记得团剧中龙文章与孟烦了吃稀豆粉的墙边小方桌,八十年过去,我们坐的摊位从墙边移到了湖边,依然是油渍渍的方桌,依然是那寡黄无饰的瓷碗,老板娘也依然是一身旧布罩衣上围着个兜兜。团剧里的摊主一脸疑惑又略带些鄙夷,眼前这位老人堆起满脸褶笑殷勤地讨着生活。 

   九点半了,就这一家因亮起的白炽灯才感觉了早上的生气。天狗点了饵丝,我点了稀豆粉,才明白饵丝其实就是面条,稀豆粉真的如龙团长所言——那么难吃。和顺,还有后来到过的腾冲的饵丝、米线、稀豆粉都是店家把锅里煮熟的食材舀碗里端来,芝麻油辣椒油剁椒干椒芝芸姜葱蒜坛子酸菜等十来样佐料由你自己添到碗里,这样,想吃碗热粉是不可能的了。

   十点一到,大月台陆续出现了小摊贩,形形色色,并不叫唤,龟装女人散落各处,弯腰的扫地,俯身的捞出湖面的浮屑,站着的是保安男人,负责应答。

   早餐后,我们沿和镇靠外边的小路浏览风景,大半圈后基本确定:说重庆是山城,那和顺就是山里。房子无论大院小户都依山而建,有傍水的,但依山的更多,山上、坑下落差很大,走到坑下就得仰视着看山里,再走远点,就是农田菜地,回首山里,就是翘首远望了,能望到整体建筑的多是山腰上大户人家的宗祠。

体验,和顺的感觉9分满意

体验,和顺的感觉9分满意

体验,和顺的感觉9分满意

   和顺摆上住宅的地方除了森林就是走成路样的的坡,除了坡就是水,环水之外便是一望无垠的种植地。山坡上聚居着不到万把人的高门宅院或柴门矮户,装修过的一般在做客栈或翡翠生意;年久失修的老屋斑驳而冷清,不一定空洞,有家敞开了大门的院子,二门留了条缝,望进去,里面三位老人围桌吃饭,安安静静,清清爽爽,院子里的劈柴码放得整整齐齐,不由得生出敬意。退出来的时候,特意留神了大门,确定高度不到2米,这样得弯腰弓背才能进出的矮门在日本、韩国都有,古色古风,亚洲古人莫不是品种矮小?NO,劳力劳力,念着念头就成了什么?您自己想去。

体验,和顺的感觉9分满意

体验,和顺的感觉9分满意

体验,和顺的感觉9分满意

   巷道横竖撇捺随意挥洒,你想走撇巷,可能一走就走到了洗衣亭,想走捺巷,捺巷可能就是个走不出去的小胡同。逛镇子,不是上下坡就是上下阶,无论是坡还是阶都无一例外地走几步就感觉到了坡陡石阶更陡。团剧迷龙搬家休息的地方就是一个长长的斜坡,地面铺着凹凸不平的火山石,车子难拖还糙轮子。不光迷龙家,小醉家也是,出门右是上坡,左是下坡,而军部那高高在上的气势,更是由陡得像登山一样的石阶码出来的,收容所倒是建在相对平坦的路面上,出门有块开阔的马路,算是轻松出进,那是张氏宗祠所在地——虞啸卿的主力团溃败下来就是从那条路上跑出来的。

   因为房屋是依山布局,势必就有高低俯仰,说得好听是错落有致,说得不好听是杂乱无章。,错落有致的景观应该是在清末或民国,从建筑遗迹上看还能找出民国时代的精华所在。比如房屋多为火山石基脚,廊柱桁条一般为木材,看去结实又温暖;又如无论门高门低,只要是门,就有门头装饰,斗拱是鲁班工艺,复杂的,简易的,耐人寻味的,一目了然的,各呈其态;仪门是双页,厢房是单页,似乎都不着油漆,原木更适合山里风味。但目下却有种杂乱无章感,一是选址,山上或路边,朝南朝北或面东面西,都是因地而宜;二是新旧间杂,反差大,新建的格局基本都有改良或创新,一个临街建筑就是将屋顶摆在地面,它旁边既有八、九十年代的火砖房,也有民国土砖老宅,像港式简装与民国长袍集中一屋展览;三是道路宽窄长短横竖斜直没规则,一侧坡陡一侧路平是常见,汽车来了,让路,要不贴墙站着,要不踮在坑边,稍不留神就有被车轮轧了脚的危险。团剧里迷龙买大床而堵塞交通却嫁祸于商人,既形象又苦闷,奈何不了。

体验,和顺的感觉9分满意

体验,和顺的感觉9分满意

   和顺,原名河顺,据说是由大盈江和三合河从东北面的腾冲向西南顺流下来而成名,后来民间逐渐有了士和民顺的风气,于是当地人就把“和”“河”谐音成和顺了。我们在和顺的十天中,无论是问路、问商、问事情都得到了村民们的热情回应而且憨实可信,“和顺”作为小镇村民的象征,不像是脸上贴金。不过,其他古镇,像凤凰、西塘、洪江等古镇的百姓对待游客多半也热情朴实,40多年前提倡的真、善、美经过不断的催生、发酵终于落在景美情美的村民和游客的互动上,彼此愉悦,彼此感动,功莫大焉,善莫大焉。

体验,和顺的感觉9分满意

   和顺水源充沛,境内有野鸭湖,有陷河湿地。曦光中,水雾袅娜;阳光下,波光潋滟。陷河湿地的水,经小镇图书馆、文昌阁前缓缓流向千手观音树那方去了。到处可见水亭,水亭由长石板架成井字目字于水面,稳稳当当,安安全全。石板上方大多有个木亭,有水有板有亭,就叫洗衣亭,亭子飞檐翘角,美眉靓哥在此濯缨濯足都蛮有诗意,农家妇女在此洗衣浆裳能让出征的男人宽心。充沛的水源滋润得泥沙混合的土质格外肥沃,两岸植被也就丰富起来。山上是连绵起伏的森林,树形多半秀颀,粗壮的少有,叫不出名儿;山下是大片大片的稻田、油菜花、草莓,也有大片的玉米地、豆苗花,其中夹杂着着急报春的红花绿叶,也有枯枝,更多的是扮演着春天使者的黄花在招摇,在炫耀。天苍苍,地黄黄,和顺是个好粮仓,和顺是个美画廊。 

体验,和顺的感觉9分满意

体验,和顺的感觉9分满意

体验,和顺的感觉9分满意

写作于 2025.02.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