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哪写哪

(2006-06-07 22:52:29)
分类: 小品
      我的思维似乎是有些奇怪,好多女孩子不喜欢的事情我都满感兴趣,反而好多大家都玩的东西我学不会。说到这,不得不说说,我可是痛下决心,决定要学篮球,以健身锻炼长高个为幌子,找机会瞄一下帅哥。可就是这么多正当非正当的理由,再加上颇为诱惑的某男做教练,我应是学不下来。算了,学不下来就不学了,反正可学的事情多了。我知道我写的胡思乱想的东西,好多女生都不爱看,可是这就是我经常在考虑的事情,也是我感兴趣的事情。
       今天跟飞飞说起上帝之手,给她讲了讲这个小故事。我也不是特别狂热的那种球迷,可是我就觉得这种运动很吸引我。我记得看球最开心的,就是在老校区的食堂,晚上踏着油烟子味坐进食堂等着比赛开始,周围坐着的大都是我不认识的男生,也有认识的,就是约好的猴子和胖子。食堂是个大家可以一起呐喊的场所,看的激动了大家的喊声可以把食堂里的老鼠给吓跑。记得那次的比赛是中国队的世界杯预选赛,比赛还算精彩(看中国队比赛大家要求不高),食堂里看球的人热情似火,竟然相当统一的喊起了口号“中国队,加油”,喊得大家更是热血沸腾,好像队员都能听到似的。那次的比赛好像赢了,我开心得像过节一样,回到宿舍抱着姐妹们大叫,晚上打扫卫生,举着拖把疯狂的唱歌,把宿舍的地面拖得像水池子似的。
        说到原来的宿舍,我倒是想起了另一件事,就是我们集体目击UFO。首先要对UFO这个概念澄清一下,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不明飞行物,并不一定指的是飞碟,宇宙飞船什么的,它可以是任何飞在空中的,人们对其没有明确概念的物体。记得那天晚上已经熄灯,我们都躺下了,豆在窗口打电话,突然就说“看那是什么”。她有时候有点爱大惊小怪,所以开始我都没在意,后来大家都在那看了,我才从床上爬起来,跑到窗口看看。我记得当时看到的东西是一个椭圆形,发白色的光,发光源集中在中心,很亮,飞在空中。当时还有人说是光柱,但看那形状,中心光源向外发光,不像是光柱。我当时真的好兴奋啊,从高一开始就看了很多关于UFO的书,后来还关注过许多类似节目和网页,看到人家的目击报告,我好羡慕啊,这次终于让我也看到一回。关于那个东西到底是什么,没人知道,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只要我们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它就是不明飞行物。回家后,我认认真真地写了一份目击报告,发给了UFO协会,然后就石沉大海了。现在想起,当时的情景已经模糊,不过当时看到那个东西时的兴奋劲和写报告时的认真劲,我还记得很清楚。
         记得有一本书,《北纬30度》,飞飞好像买了,还是在贝塔斯曼买的。当时这书一买回来就被我先霸占,因为我从其他材料里知道,北纬30度是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看了这书我才开始惊叹,我们祖国的出版行业,我简直不知道是说它严谨阿,保守阿,还是封闭阿,居然把这么吸引人的北纬30度,写的这样索然无味,味同嚼蜡。不过也可能是我在别处已经读过了吧。央视科教频道有两档节目我原来蛮喜欢的,《探索发现》和《走进科学》。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两档节目也变得中庸起来,失去了探索未知世界需要的质疑精神。猎塔湖的水怪归咎成了自然现象,天池水怪居然是水獭!天啊,目击者不是十岁的孩子,是长白山地区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人,不认识水獭?飞棍现象仍然疑问重重,节目里就完全充耳不闻,以为自己已经说圆满了。大概是因为那几期节目引起的反响太强烈了,《走进科学》直接放弃了此类探索话题,把内容放在了什么油罐车灭火之类的话题上,我看快赶上“母猪的产后护理”了。
          想得乱七八糟的,不知不觉也晚了,该睡了。
          突然想起我的《那些花儿》还没有开始分述,已经搁置了好久了,最近一定把它写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