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2016-07-13 11:13:01)
标签:

旅游

摄影

神垕古镇

钧瓷

祭祖

分类: 人在旅途
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古街大门
    清明期间,曾与姐姐们相约从南京、濮阳、襄阳相聚许昌,寻根鄢陵老家。见了不少几十年,甚至从末谋面的亲人,也第一次踏入了故乡的土地,心中的喜悦之情自不必多说。
    这是题外话。
 
   第三天返回时,我们顺路去了钧瓷之都”神垕古镇转转。
   清晨告别亲人,导航直奔古镇。神垕距许昌大约七十多公里,路况不错,走高速也就一个多小时路程。进入古镇,浓浓的瓷都气息扑面而来。找好车位,我们就跟着一个打着“吃货”小旗的团队顺利进入了古街。

   神垕镇是位于河南许昌禹州市的千年古镇,因钧瓷而繁荣驰名,素有“钧都”之称;并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而著称。钧瓷始于唐,盛于宋,又经历了元、明、清直到今天,在这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它始终闪耀着绚丽夺目的光彩。明清时期曾流行一首民谣:“进入神垕山,七里长街观,七十二座窑,烟火遮住天,客商遍地走,日进斗金钱”,由此可见当时之繁华。特别在北宋徽宗年间,钧瓷生产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被定为“宫廷御用珍品”,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之盛誉,官府在阳翟(今禹州市)钧台附近设置官窑,为宫廷烧造贡瓷,实现了钧瓷生产由民窑向官窑的转变,成为中国五大名瓷之一。而神垕古镇之名历史上曾被四次皇封,因至今仍盛产各种陶瓷,被誉为全国唯一“活着的古镇”。(文字根据有关资料整理)

        
   第一次知道神垕古镇,是从朋友若兰的照片里,并告诉我老街保存不错,人也纯朴,值得一游。亲临现场,印象果然深刻。其独特的建筑景观,较为完整的展现出了古镇的历史风貌。
   此行,只是随便转转的家庭游,拍照不可能太专心,左顾右盼等人、到此一游纪念照都是难免的,算是匆匆而过,随手记录所见罢了~
 
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由此进入繁华的古街---因为在小长假期间,小镇还是非常热闹。

 

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老街电影院---上点年龄的应该都有记忆,因为建筑风格都差不多。宣传画估计是后加的吧?


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窑神庙大门

位于老街中心的伯灵翁庙,也称“窑神庙”,始建于宋代,是钧瓷文化的象征性建筑,是神垕“钧都”、“瓷都”的重要标志。

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窑神庙里的花戏楼,其木雕、石雕栩栩如生,精美绝伦。


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另一角度看窑神庙里的花戏楼.


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窑神庙院内建筑


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窑神庙院内建筑


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在“窑神庙”旁就是镇上老街,街道两旁到处都是瓷器店,一间挨着一间,也不少店把瓷器摆在了外面。价格根据品质不同上下浮动很大,从几十到上万元不等。


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这些应该都是比较廉价地摊货的吧


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以此为生的小家庭,过着平淡而踏实恩爱的生活。

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街上琳琅满目的小玩意。

 

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这些有专门门面的,价格就相对贵些。

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这些是比较名贵的产品

   有家主人给我们介绍了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魅力;也就是用同一种釉,一经烧制即呈现出色彩斑斓、乳光交融、变幻无穷且特点各异的作品---或湖光山色、云霞雾霭,或人兽花鸟虫鱼都是巧夺天工的自然形成,恰如“月夜望星空,晖晕自然成”钧瓷也正是由于神奇的窑变和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与奇妙韵味,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

      据说,由于钧瓷极难烧制,民间曾流传着钧瓷制作“生在成型,死在烧成”的说法。因此出窑时,带给窑工的可能是忘形的狂喜,也可能是捶胸顿足的懊丧----我想,这也算是钧瓷经久不衰的魅力之一吧?因为期盼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倘若有机会,真想感受一下窑变的神奇。


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这大概是最接地气的普通钧瓷产品,你仔细看,也没有一件是相同的啊!


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可以说,钧瓷养育了他们,他们又传承着祖宗的智慧。

 

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正在街上若有所思地东张西望,当家的急急拉我往前走:快过去拍,那边有祭祖仪式...


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果然,时值清明,有大家族在自己店前举行家族祭祖仪式。


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从仪式看,这应该是钧瓷传承的大家族,先是主持讲话,又分辈祭拜,大概已有23代传人


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最后不分辈分跪拜.....宣布祭祖仪式结束后,即通知几点到某某地点会餐。
第一次看到这样仪式,感觉像在演电影,嘿嘿

 

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继续逛---据说神垕古镇由东、西、南、北四座古寨构成,从东到西有东大街、老大街、西大街、白衣堂街、红石桥街、关帝庙街等街道,全长3.5公里,保护面积达3平方公里---时间有限,我们没能那么深入的游玩。

 

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老街两旁的民居大多是望门富户“一进三”或“一进五”的宅院,均是以姓氏聚居,如白家大院、霍家大院、温家大院、辛家大院等,建筑特点是门第高大、布局对称、雕梁画栋、细致精美,是中国北方明清式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

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这个大院里面很深很大,依稀可以感受到昔日的繁荣昌盛。
 
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走进大院,这女孩热情迎上来,我没话找话地问这马槽是原来的吗?她非常认真地回复着我的问话,并石头上还有马吃料时缰绳摩擦留下的痕迹,并热情邀请我们进去看看。
 
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做陶胚体验,一小时五十元。
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体验茶道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院子墙头很多破旧的瓷器,也自成一景。

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古镇很多用这样废旧的陶片砌成的院墙,也算是本镇的一大特色。

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古镇也吸引不少前来拍老街的摄影爱好者。
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酷酷的骑友们,看我拍照,友好的给了个回应。

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两位老姐在装模作样地体验做瓷胚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我也装模作样试试,手还没碰到泥,就引来了几个小“粉丝”关注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还在装装装....哈哈

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在这位老人摊位上买了几个小花盆,我说有的有点暇疵,她回答“你别管这个,花种进去一样开得艳。”哈哈,对花花来说,的确如此。原本价格不贵又是老人,也就没多理论,等她包装好随拿出一百元递上去。结果她为难道:“我80多岁了不会算帐,你给我零钱好吧?”80多岁还在做生意?好佩服!立马换了零钱给她。

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好快就到了正午。我们在这个小店简单吃了碗当地特色“饸烙面”。等面期间,店中老人告诉我们“原来饸烙面是用各种杂粮制作,现在杂粮少了,都改用小麦面替代”。味道,感觉不亚于襄阳豆腐面之类。
 
餐毕见还早,又返回到一些店里细看,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二点多离开小镇,一路顺畅,傍晚六点左右平安到家。
为时三天的小长假家庭自驾游圆满结束---探亲,寻根观光两不误走马观花看神垕古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残荷秋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