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到十五...


标签:
春节习俗 |
分类: 感悟随笔 |
蛇年快乐,幸福吉祥
大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因为12是6的二倍,这叫六六大顺。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大年初八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大年初九,民间习俗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台湾新竹不少信众要到主祀玉皇大帝、拥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天公坛,向天公祝寿,并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
大年初十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说法。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了,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少不了还要吃元宵、汤圆。正月十六夜则是小孩的节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灯笼对着别人的重重一撞,然后笑哈哈的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这个叫做“碰灯”。讲究的是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必须以“碰灯”的方式销毁。
从初一到十五,中国传统有什么习俗您知道吗?
说实话,虽然春节年年过,但从初一到十五究竟有什么讲究?俺还真不知道...从童年到成家,一直生活在所谓的机关学校,一直在倡导着过“革命化”春节的氛围里...因此一直对“年”的感觉很淡,很淡...
今天是初一,天空依然阴霾,灰暗的有些压抑。除了清晨远处传来过几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一切都是那么寂静。网络里,偶尔有朋友在群里相互拜年,也免不了有人抱怨“年”的无聊...当然,倘若要想寻找热闹也是有的--据说不少地方在闹新春...此刻,俺却难舍这份清静~~
不管怎么说,新年总是给人新的希望,也是新的开始~~
在网络里搜索到这些关于“年”的习俗,感觉挺新鲜有趣,就收藏在此。并借此给朋友们拜年啦,祝福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