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2013-01-12 12:37:17)
标签:

旅游

元旦

太行山

郭亮村

摄影

分类: 人在旅途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一)郭亮村著名的绝壁长廊--郭亮洞

 

    * 2012年最后一天的傍晚七点,我们近20人按照旅行约定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指定地点乘车,由“狂奔”带队,开始了元旦假日走进大美太行之旅。

    * 当夜,在黄河大桥上我们跨越了从2012到2013的历程,连夜直奔河南新乡辉县西北部太行山深处的沙窑乡郭亮村。

    * 新年凌晨大约一点多到达郭亮村景区售票点,等待售票人员开门之际,我们下了车...在皎洁的月光下赏月,很是新鲜和惬意。峽谷里的星空很明净清幽,空气也格外新鲜....但峽谷里的夜风却异常寒冷,有刺骨的感觉,没待多长时间我们赶快又躲进车内。

    * 验票后又经过了大约近一小时蜿蜒起伏的山路奔波,在凌晨三点多终于到达郭亮村,并顺利走进了事前预约好的农家大院。

    * 清晨,我们在郭亮村迎来了2013年第一缕晨光~~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第一天,早餐后先后游览了绝壁长廊、天梯,下午又去了喊泉等景点。初步领略了冬日太行山脉绝壁峡谷之雄伟壮观和沧桑古朴之美,也第一次欣赏到千姿百态的冰瀑奇观。其风景绝对用得上雄壮、险奇、古朴、浑厚、大气等词汇。

    第二天,我们包车去了距郭亮村约一个多小时路程的山西王莽岭,傍晚返回郭亮村。

    第三天,徒步去了南坪,中午开始返回(详见后续)。

  

    郭亮村位于河南省辉县西北60公里的太行深处,海拔1700米的高高悬崖上。这里山势独特,峰峦叠嶂,深壑绝壁,风景如画,被作为影视和写生基地;而我对这里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石头,从高高陡峭的山崖到房屋,感觉满眼到处都是质朴的石头;这里几乎家家开有客栈、农家乐,或是经营土特产等,旅游区浓浓的商业味多少改变了些原始山村的纯朴与宁静。

 

    万仙山景区(含郭亮、南坪、罗姐寨等在内)门票80元。大概是淡季,我们购的团体票,每人40元。

    

    此行原计划是三天三夜,因为返回途中出现小插曲,变成了三天四夜。

    此行,老天爷挺照顾我们,天天艳阳高照,蓝天白云,玩得自然很开心,但也真切感受到了什么是天寒地冻。虽然在阳光下游玩身体并不怎么感觉寒冷,有时甚至玩的很热,但双手却始终无法从厚厚的手套中抽出,自然给拍照带来诸多不方便。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边走边拍,留下了很多美好回忆--只是三天始终没更换一次镜头。

    权当留下一份体验,留下一份记忆~~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二)我们居住过的房间外景

    第一天居住的旅馆叫“玉熙阁”,地处游客中心,门前有滑雪场。一个挺有情调的三楼四合院,房间内却不敢恭维...二张床的三人间,每晚100元;因为太寒冷一夜未眠(也有暖气,效果不好,棉被又太薄)...好不容易盼到天亮;这里的饮食也不太理想,价格却不实惠。第二天换了个不错的客栈。

     不过,还是要感谢这家主人,夜半三更开车去村口迎接我们到家也挺不容易~~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三)清晨7点半,东方刚刚吐红,月亮还高高挂在山顶。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四)清晨宁静的山村。

这就是崖上人家,石屋与悬崖只隔着这条小路。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五)八点半,太阳才迟迟跳出山头照进山村,我们在居住的农家门前迎接新年的曙光~~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六)门前的滑雪场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七)这里的水管都冻住了,吃用水只有在附近的泉眼里挑回去。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八)晨曦下山川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九)同行漂亮的山水妹妹,她靓丽的衣着点缀着略显沧桑的冬景。所以,总会自觉不自觉的进入我的镜头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十)走进绝壁长廊的小路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十一)绝壁下的水库叫“天池”,现已结了厚厚的冰。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十二)一边冰霜洁白,一边碧水直下。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十三)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十四)走进让人震撼的郭亮洞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十五)


     据介绍:郭亮洞,长1200米,洞顶是嶙峋的怪石,开凿时留下的支撑廊顶的天然石柱,形成了崖下的“照明窗口”,国际上赞誉其为“世界第八奇迹”。

    郭亮洞又称“绝壁长廊”(暨万仙山绝壁长廊),于1972年3月9日开工,1977年5月1日通车。郭亮洞宽6米、高4米,是在110米高、1250米长的绝壁横面上,以25度斜面凿出的,是郭亮村人用生命和热血让天堑变成了通途。没有用任何机械,全凭人力一锤一钎凿成,可以说郭亮洞是郭亮人发扬愚公挖山不止精神的产物。建设过程中,共投工6万个,清理石渣2.4万立方米,消耗钢钎12吨,铁锤4000个。当时,郭亮村投资8万元,2001年又投资40万元进行了扩修。
    作为南太行第一个横穿绝壁的隧道,郭亮洞号称“太行隧道之父”。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十六)很多热衷于攀岩、徒走登山的驴友来此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十七)这束光挺美吧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十八)红色砂岩的绝壁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十九)挂壁公路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二十)红岩绝壁约有200米高,耸直陡峭,象快斧整劈过一样,格调雄浑,令人生畏。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二十一)蜿蜒起伏的山路,第一天夜行,我们就是从此通过啊..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二士二)位于太行绝壁之上的郭亮村,浑石到顶的农家庄院,一幢幢,一排排,依山顺势地座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二十三)冰池里留影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二十四)拍电影留下的炮楼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二十五)隆冬的太行,灌木和草丛早已经枯萎,与裸露风化的褐色岩石绝壁相呼应,显得更为沧桑古朴之壮美。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二十六)天梯下的西梯坡村

这里的建筑因为都是石头造的,色调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相当纯朴自然和谐。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二十七)梨花妹妹坐在天梯边唯一一小块平地上,上面的雪还没有融化,平台下便是万丈深渊。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二十八)山水妹妹在天梯的绝壁上

 

    “天梯”始建于北宋至明、清时代不断在断垣残壁上扩修,百丈悬崖上仅可容一人过的绝壁小路,是过去村民通往山下沙窑乡的唯一通道,如今已被郭亮洞所代替。
    关于天梯,有人这样描述:“红岩绝壁约有200米高,耸直陡峭,象快斧整劈过一样,格调雄浑,令人生畏。头顶密布的的乌云使峡谷更显磅礴大气,走在云梯上仰望山体无不被险峰所震慑,壁缝填满双眼。向上只能看到上一层的石梯底面,向下只见峡谷中水浪翻滚,涛声回荡,煞有不上不下之感。”
    天梯之险可见一斑---其实天梯就是在绝壁上凿出的“之”字型道路。天梯的上方是郭亮村,下方是西梯坡村。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二十九)从天梯回住宿的路上,前面是滑雪场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三十)去喊泉、黄龙洞的路上。

村附近路上的雪大多早被村民清除,稍远仍能体验到雪地行走的乐趣。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三十一)很喜欢在路上的感觉~~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三十二)所有的水沟小溪都冻结了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三十三)阳光回照在冰上,有种暖暖的色调。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三十四)“喊泉”飞流直下瀑布的壮观,已被千奇百态的冰瀑代替。

    据说所谓喊泉,就是你大声对着瀑布喊叫,水量会随你的声音频律而加大。虽然去时冰瀑间也不断有泉水顺冰流下,但量太小无法体验。因为天寒地冻,道路结冰,本来这条路是封闭不让去的,为了少留遗憾,我们还是坚持超过障碍去了,只是更小心罢了,好在都安全~~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三十五)走近看看,全是冰的世界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三十六)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三十七)可能水清的缘故,这里的冰略带绿色。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三十八)昔日小溪变成了冰河。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三十九)回来时太阳还高高照在山顶,山脚下却已显阴冷。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四十)这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崖上农家小四合院,里面开有客栈,平时卖点山货。那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是参与过郭亮村绝壁公路建设者之一。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四十一)山林间,或村头很多古老的大柿子树和山楂树等。


 走进太行(1)--郭亮村印象
我们团队的部分成员在“喊泉”合影

    郭亮地处辉县万仙山风景区,周围还有很多溶洞,如红龙洞、白龙洞、黄龙洞,据说洞内倒悬的钟乳石千姿百态,形神各异,发人遐思,引人入胜,叹为观止。因为时间关系,我们都没有进去。

 

音乐《望太行》


图片太多,压缩了不少还这么多,呵呵

下篇《走进太行(2)--冬日王莽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