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游青鞍山

(2012-11-23 17:03:09)
标签:

旅游

摄影

谷城

青鞍山

秋天

分类: 人在旅途

重游青鞍山
(一)宁静的小山村

 

    青鞍山,一个坐落在谷城大山深处的普通山村。

    或许是那里的青山绿水及秋天的红叶,或许是山村那悠远的历史及特有的纯朴自然民风诱惑,这个相对封闭的自然小山村已深受很多热衷于户外运动的朋友关注。

    第一次走进这个山村,是五月一个极偶然的机会。

    我和LG原本是要去承恩寺,却意外遇到海蓝蓝一行,邀请中就顺从地跟随他们绕过一道道青山,走过一个个起伏的盘旋山路,最终走进了这个幽静的小山村。

    大山深处由于地域的限定,依山而建的村民间相距都比较远。据说同一个乡村有可以相距十几里山路,所以,我们看到的农家大都是一家二家散落在一个个山坳里,而有三五家居住在一起,就应该算是有点规模的小山村了。这里前后大概有七、八户彼此相邻比较近吧。

    山村很古朴、幽静。

    据说,不少居民房屋已有百年历史。而在附近的山顶上,还有两处古山寨遗留下的古石墙和石门,当地人介绍说是当年村民为了躲避战争,躲避匪霸而自卫藏身藏粮的地方。

    关于青鞍山名字的由来,据说也有一段美丽的传说,遗憾当时没认真记录,具体细节已模糊。大概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青龙和白马为争夺这片青山而引起了博斗,最终是谁战胜了谁?忘了,反正最后这片山取名为青鞍山,而相依的这个村庄也就自然取名为青鞍山村。

    这个村虽然封闭,但随着村村通公路的延伸和改革浪潮的推动,村里的青壮年大多也都已走出了村寨,有的可能在过年和农忙时回来几天,平时留下的就多是老人和孩子。譬如第二次走进这个村庄时,正值农闲,我们总共见到了母子俩人。由此,也多了一份寂静。

 

    第二次走进这个村是十一月中旬,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

    因为先去了胡家泉(上篇已专题介绍),就没时间在此多留,只是匆匆走过---这也是户外游的特点,风景全在路上~~

   
重游青鞍山
(二)去青鞍山的路,蜿蜒起伏,但全是水泥路面。


重游青鞍山
(三)青鞍山的红叶

重游青鞍山
(四)我们走到青鞍山时已11点,很多家门锁着没一个人。我们就把摩托车放在这里,准备到山脚去看看瀑布。


重游青鞍山
(五)路过几家没看到一个人,院子里保家护院的狗看了看我们,也懒得叫一声...估计是能分辨出好人坏人重游青鞍山


重游青鞍山
(六)农家的菜园和篱笆


重游青鞍山
(七)这块地下面有个月亮泉,但感觉这块地更像一轮弯弯的月亮~~


重游青鞍山
(八)村子里的山路


重游青鞍山
(九)这家的儿子、孙子孙媳妇都在外打工,家里常年只有80多岁的老太和儿媳及一个四五岁的重孙女。

此行,总共看到了两个人,就是这位老人和她在武汉打工临时回家看看的儿子。


重游青鞍山
(十)


重游青鞍山
(十一)村头山里的瀑布,秋天的水量没夏天大。

 

重游青鞍山 重游青鞍山

(十二)瀑布,左边是秋景;右是春天拍的。

 

重游青鞍山
(十三)路过的山村--一路除了山林里的红叶,就是这样的黄绿色调为主了,有银杏和白杨。


重游青鞍山
(十四)山村秋色


重游青鞍山
(十五)回家的路上

 

下面是初夏第一次去青鞍山拍的片
重游青鞍山
(十六)朋友们在百年老屋前留影


重游青鞍山
(十七)这是村书记的家。据说已有百年历史,屋内有四合院。

中午在这里品尝农家饭。


重游青鞍山
(十八)老屋外景


重游青鞍山
(十九)屋内的侧门


重游青鞍山
(二十)这家俺们两次去都看门锁着


重游青鞍山
(二十一)山村农家


重游青鞍山
(二十二)农家鸡舍:下面是鸡舍,上面是下蛋的地方。


重游青鞍山
(二十三)


重游青鞍山
(二十四)


重游青鞍山
(二十五)留守儿童和奶奶


重游青鞍山
(二十六)农家院,好像家里不经常有人


重游青鞍山
(二十七)


重游青鞍山
(二十八)


重游青鞍山
(二十九)室内的四合院


重游青鞍山
(三十)第一次去时,我们就近登上陡峭的山去了一个古寨


重游青鞍山
(三十一)居高临下欣赏山下的风光,秋天应该是红黄绿相间的色彩。可惜我们没再上去,


重游青鞍山
(三十二)青鞍山山村


重游青鞍山
(三十三)插秧的季节


重游青鞍山
(三十四)难得见到一个孩子


重游青鞍山
(三十五)这鸡蛋看上去很新鲜吧?那位大妈说是为在襄阳城里工作生活的儿子买的...


重游青鞍山
(三十六)回家时,天空下起了大雨~~

 

重游青鞍山 重游青鞍山

   

    这样的山村,估计在类似的山区还很多吧?没有真正在乡村生活过,却很喜欢乡村的宁静纯朴和自然。而某种质朴的东西,包括山村的建筑,正在不经意间一点点一点点地改变着,也是历史的必然吧....难得近距离走进农家,就留下些图片和文字碎片,算是留下一份记忆和心情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