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跷之乡--东巩高跷比赛拾零

标签:
旅游摄影图片休闲襄阳南漳东巩高跷表演记录 |
分类: 纪实随拍 |
“武跷”能表演20多种特技造型,有仙人过门、五子登科、二龙戏珠、黄龙盘柱、五龙捧圣、单兵救主、懒汉推车、仙人标叉、凤凰展翅、凤凰吸水、张果老骑驴、观音倒坐莲、两朵金花、倒挂金钩等。此外,还可以表演一些绝活,如大劈叉、后滚翻、单腿跳、用嘴叼起一桶水等等。
“武跷”和“文跷”一上场都要穿花,当地叫“穿地步笼子”,在演出的中间也要穿花,作为前后表演的过渡。除伴奏、打杂的外,踩高跷艺人由单数组成,分旦、丑两个行当。丑角扮相丑陋怪诞,表演滑稽,分大丑和二丑,也叫大毛、二毛。大丑负责特技表演,二丑负责说唱,手持九彩鞭控制整个演出的节奏。旦角装扮端庄文雅,穿花时侧身走碎步,在做特技表演时爬在最上面,用优美的形象展示造型的寓意,而丑角在穿花时可以随意歪、扭,越是滑稽越好。“武跷”的旦、丑装扮及特技造型名称与古时戏剧、故事人物有关。“文武跷”的唱段为东巩地方花鼓戏调,有四平腔、打腔、陶腔等,多为宫调式、徵调式,旋律圆润婉转,优美动听,一般为打(铜器)一句唱一句,用来向人们送去吉祥和祝福。(文字来自网络)
(二)表演前,研究声乐的老师,也是这次比赛的特邀评委在采访老民间艺人。
(十一)有点难度吧?最后前面的人一直躺在了地上
(十二)这个,不容易
(十三)这个,也不容易吧---前面的老人78岁哦
(十八)满满一桶水,硬是这样用嘴叼起来,还要表演,有点功夫!
(十九)这个,高跷从肚子上踩过,居然一点没事...应该算硬气功吧?
(二十三)想拍点动感的表演,可惜构图好的都没拍好...发两张意思一下~~
(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