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荆山楚源》风情歌舞诗

(2010-08-02 09:00:28)
标签:

旅游

摄影

图片

襄阳

剧院

歌舞

荆山楚源

保康

南漳

文化

分类: 纪实随拍

观《荆山楚源》风情歌舞诗
(一)

 

    在颜大师的热情推荐和召唤下,上周也去襄阳剧院观看了大型早期楚文化风情歌舞诗《荆山楚源》。真没想到,当地剧团的演出也如此精彩!感谢颜老师!

    这是一部讲述3000多年前楚先王熊绎与湖北荆山地区人民劈荆斩棘,使楚国从一个弱小之邦发展壮大成“春秋五霸”的《荆山楚源》,具有很强的历史性。该剧中描述的鄂西北一条由南折北而东的大荆山,反映的是我市保康、南漳一带荆山人民当时的生活。全剧以历史性、地方性与观赏性相结合,具有浓郁的襄樊特色,感觉很亲切。剧中演员飘逸潇洒的舞姿,洪亮高亢的歌声,荡气回肠的悲壮以及辽阔浩瀚的音乐、梦幻迷离的布景---古藤高挂,瀑布飞泻,古木横溪,荆棘满山,泉水叮咚,鸟鸣声声......仿佛让人置身于充满浪漫气息的先楚时期的人间仙境!
    全剧分《披荆斩棘》、《伐木》、《捣葛》、《狩猎》、《割漆》、《求偶》、《种庄稼》、《鼓盆歌》、《苞茅酒歌》、《卞和献玉》、《祭祀》、《走出荆山》等12个乐章,将楚国8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演绎得荡气回肠,撼人心魄。(文字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颜大师说,此剧人多、动作快、彩色灯光多、白光少.....不太好拍摄---的确如此!尤其是我这样没有什么拍摄功底和经验的新手,面对眼花缭乱的灯光背景和动感十足的演员表演,更是茫然不知所措 http://bbs.xiangshu.com/image/post/smile/weiqu.gif不过既然去了,还是学着拍了一些(感觉拍的多是局部画面,整个舞台的效果没怎么反映出来),选部分自己感觉还看的过去的发上来,希望与朋友分享,更希望得到老师指点~~


观《荆山楚源》风情歌舞诗
(二)

音乐响处,舞蹈跃起,大荆山好像一下子被惊醒,楚先人披荆斩棘、以处草莽的生活场景,活灵活现。


观《荆山楚源》风情歌舞诗
(三)


观《荆山楚源》风情歌舞诗
(四) 

    在男子歌舞《伐木》、女子群舞《捣葛》中,楚先人用勤劳的双手,尽情地创建起自己的家园,

尽情地享受着劳动的欢乐。

观《荆山楚源》风情歌舞诗
(五)

 

观《荆山楚源》风情歌舞诗
(六)


观《荆山楚源》风情歌舞诗
(七)


观《荆山楚源》风情歌舞诗
(八)

    群舞《围猎》、男子三人舞《割漆》、歌舞《稼穑》则体现了楚先人的英勇、勤劳和智慧。

他们以荆山为自然屏障,以河谷为天赐粮仓,有汗如雨下,有歌尽飞扬。

观《荆山楚源》风情歌舞诗
(九)《狩猎》


观《荆山楚源》风情歌舞诗
(十)


观《荆山楚源》风情歌舞诗
(十一)


观《荆山楚源》风情歌舞诗
(十二)

    双人舞、群舞《求偶》、击乐与舞蹈《鼓盆歌》、群舞《苞茅酒歌》用楚先人的生活片断,将楚先人淳朴、热情、豪放、豁达的个性展露无余。


观《荆山楚源》风情歌舞诗
(十三)


观《荆山楚源》风情歌舞诗
(十四)


观《荆山楚源》风情歌舞诗
(十五)


观《荆山楚源》风情歌舞诗
(十六)种庄稼》


观《荆山楚源》风情歌舞诗
(十七)


观《荆山楚源》风情歌舞诗
(十八)


观《荆山楚源》风情歌舞诗
(十九)


观《荆山楚源》风情歌舞诗
(二十)


观《荆山楚源》风情歌舞诗
(二十一)《鼓盆歌》


观《荆山楚源》风情歌舞诗
(二十二)


观《荆山楚源》风情歌舞诗
(二十三)


观《荆山楚源》风情歌舞诗
(二十四)


观《荆山楚源》风情歌舞诗
(二十五)《苞茅酒歌》


观《荆山楚源》风情歌舞诗
(二十六)


观《荆山楚源》风情歌舞诗
(二十七)

    而情景歌舞《卞和献玉》,则将保康流传的卞和献玉的传说,表现得格外悲壮。那铿锵的挖山不止的声音,扣动着每一名观众的心,可谓“苍天流泪大地震荡”。

 

观《荆山楚源》风情歌舞诗
(二十八)

    原生态巫傩乐舞《祭祀》则将流落在保康沮水一带的《沮水巫音》,由民间乡风民俗搬上了艺术舞台,让楚国的宫廷音乐再次放射出“国宝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光芒,庄严、肃穆、诡谲、神秘。


观《荆山楚源》风情歌舞诗
(二十九)


观《荆山楚源》风情歌舞诗
(三十)


观《荆山楚源》风情歌舞诗
(三十一)

观《荆山楚源》风情歌舞诗
(三十二)

 发现五月在茶乡五山拍的《茶乡风情.表演秀》就是这些演员串客,服装都一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