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送走了女儿,感觉家里空旷了许多;这个年,也就告结束了吧!
过年,一年一个轮回,年年如此。但在我的印记中就从来没有那么热心的期盼和认真对待过。可能是父母一直远离家乡,在外读书、工作的原故,又生活在提倡过“革命化”春节的年代,致使我自幼对春节除了知道过一年大一岁外,其它在我的记忆里就没有一丁点更深的印象。直到现在,已习惯于简单随意的我仍惧怕过年那繁琐的“礼尚往来”和复杂的礼节程序,更不懂过年的规矩。好在我家一直都很简单,年年最多姊妹间走动走动,所以,也没感到太大压力和太累。
自从女儿大学毕业独自漂泊在南方之后,我对“年”开始有了期盼,尤其进入了腊月,有了数着日子过的感觉。“每逢佳节倍思亲”,按照中国的传统,到了春节,那种渴望与亲人团聚的愿望会更加强烈!
但是,也就是这一传统,让多少漂泊在外的游子为了能顺利回家,而伤透了脑筋。买票难,乘车难,回家难,已是千千万万的游子要共同面对,而又十分无奈的一个难题。记得去年是女儿在外闯荡的第一年,春节来临,就一直在为一张回家的火车票犯愁,最后好不容易托人花了一千多元订了张机票,不巧回来那天本地下大雪,机场封场停机,又不得不改飞到武汉。正愁如何从武汉回来,刚好老公单位有开车去汉接自己上学女儿的,别人又热心的直奔武汉机场顺便把我们的女儿也带了回来,不然,下着大雪,还不知穿着单薄衣服的女儿如何能从武汉再购票顺利回来呢
。一到家,又开始愁返回的票,天天去看票情,最后只有买了张初二的票走了。临走时曾留下话:“回来太难了,明年我不回来了!
”但是,到了年末,大概思家的欲望又开始膨胀,早早又在张罗回家的车票。本来在单位团购了张到武汉的票,最后又让给了别人,情急之下女儿问我:“在网上发现回家的飞机班次增加了,我能否还是购机票回去?”想想一年一次,又是一个女孩儿,就答应她:“买吧,只要能安全到家!”顺利到家后,又开始为返回操心,天天去看票,结果初三后连站票都难买到。最后,还是购了张机票。这样,回来一趟,光路费就花去了二千多,这对于一个收入不算高的一般工薪阶层来说,回家的代价还是挺大的。
在中国,什么时间能解决这个难题呢?
不管怎么说,女儿回来的日子我们还是挺开心的:一起走亲访友、一起看电视、一起上网、一起聊天、一起登山、一起逛街......尽情享受了亲情、享受了天伦之乐。
今天是立春,女儿又飞回了南方,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我不知道新一年的漂泊能给女儿带来什么样的命运,唯有真诚祝愿女儿在新的一年里,能有新的起点,新的收获,新的希望!并祝福女儿:安康、幸福、快乐、吉祥、如意!
我也从今天开始要值班五天,接着就开学了,一切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轨道---忙忙碌碌,希望也开开心心的每一天!
这就是生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