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若菡06
若菡06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938
  • 关注人气:46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菜根谭》赏析(二)

(2008-07-20 09:09:03)
标签:

杂谈

读书

格言

为人处事

菜根谭

分类: 精品欣赏

 《菜根谭》赏析(二)

     《菜根谭》一书是明代万历年间的学者洪应明所撰。作者根据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并糅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佛家的出世和自身生活的体验,形成了这套处世为人的方式。书中的许多警句已被广泛传为大家所熟悉的为人处世格言。近几日偷闲又阅读了一些,感觉其中很多警句,对于我们现代人的为人处世仍有许多可以借鉴或指导作用,故摘几句供欣赏。

 

    用人不宜刻  交友不宜滥

    原文:用人不宜刻,刻则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滥,滥则谀者来。

    译文:用人要宽厚,不可太过刻薄,如果苛求于人,就会使那些愿意效忠于你的人离开;交朋结友不可以太过泛滥,如果交友泛滥,就会使那些逢迎谄媚的人来到你的身边。

    感悟:与人相处,“宽厚”二字最重要,宽厚下属,能使你拥有非常融洽的上下级关系,使你的事业更加兴旺发达,蒸蒸日上;宽厚朋友,能使你获得更加深厚的友情,使你的生活充满温暖与快乐。交结朋友还要注意不可过多过滥。志趣相投的朋友会给你带来帮助、带来快乐,而那些逢迎谄媚的酒肉朋友,只会给你带来烦恼。

 

 《菜根谭》赏析(二)

   

    冷眼观世事  冷心思理念

    原文: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

    译文:用冷静的眼光来观察别人,用冷静的耳朵来听别人说话,用冷静的情感来主导意识,用冷静的头脑来思考道理。

    感悟:常言“万物静观皆自得”,热情奔放可以给人以生命力和无限温暖,但是冷静如水却有助于思考精深、判断准确。一个成熟的人待人是冷静的,处理问题是理智的。观察一个人的善恶,考察一个人的能力,不能凭感情用事,也不能凭一时的印象,要冷静地、不动声色地看他做什么说什么,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准确地判断一个人。这样遇事才不至于感情冲动、不知所措,做事才会有条不紊、有序而行。保持一个冷静的心态,是理智行事的必备条件。

 

《菜根谭》赏析(二)

 

    守口要严密  意志须坚定

    原文:口乃心之门,守口不密,泄尽真机;意仍心之足,防意不严,走尽邪蹊。

    译文:嘴巴是心灵的大门,如果守的不严密,就会泄露心中的秘密;意识是心灵的双脚,如果防得不够严谨,就会走向邪门歪道。

    感悟: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愿让人知道的内心世界,这属于自己的隐私。但隐私往往在不经意中从自己的言行中露出,给自己带来一些麻烦,正所谓祸从口出。所以,我们要想在生活中少点烦恼,尤其在要想成就大事时,千万要注意守口如瓶,把握住自己的言行,以免一时的言语不慎,造成追悔莫及之事。

 

 《菜根谭》赏析(二)

 

    宁静而淡泊  观心之证道

    原文:静中念虚澄澈,见心之真体;闲中气象从容,识心之真机;淡中意趣冲夷,得心之真味。观心证道,无如此三者。

    译文:人只有在宁静中心绪才会像秋水一样清澈,这时才能发现人性的真正本源;人只有在安详、闲暇中气概才会像晴空白云一般悠闲舒畅,这时才能发现人性的真正灵魂;人只有在淡泊中内心才会像平静无波的湖水一般谦虚和顺,这时才能获得人生的真正乐趣。所以要想考察人生的真正道理,再也没有比这三种方式更好的了。

    感悟:诸葛亮在《诚子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此后历代文人志士常以此语鞭策自己,鼓励别人,成为我国古代道德修养的警句。直到今天,人们常将“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书写悬挂于房中,或置于书桌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的确,宁静的心境,可以使人的思虑全面、深刻、敏锐、细腻,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个人心智的潜能。科学家们常常凝神苦思,忘记了吃饭,忘记了休息,甚至因精神高度专注闹出过不少笑话,而正是这种高度专注的精神,才保证了科学家们拥有一片宁静的心境,从而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新发现、新发明。诗人、作家有时在夜深人静时,文思喷涌出创作灵感的火花。平静的心情就如平静的湖面,可以让思虑澄净,映射出你真正的智慧及事物的本质,即作者所说的“心之真体”;当人的内心非常安闲时,考虑事情,就容易发现事理的奥妙,也就是最能找出作者所说的“心之真机”;当一个人的心处于淡泊状态,他的情趣就会悠然自得,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掩蔽他的“心之真味”。这段话作者是想告诉我们:要在宁静、闲适、淡泊中悟出生活的本性,从而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菜根谭》赏析(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