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核桃”,顾名思义就应该是山里面土生土长的野核桃吧?其形状咋一看,都一个样,细细对比,发现比一般的核桃尖;关键是它的皮厚且极为结实,肉少且相当难弄出来(后来听说这种核桃应该叫“铁核桃)!若买来当小石头玩尚可
,要是食用还是劝大家千万别再上当
。因为本人已……呵呵
,且听俺慢慢道来:
每年入秋一来,也是新核桃上市的季节。各大小超市,大街小巷都可找到核桃的踪影。这时,山核桃也会悄悄走进你的视线——
记得第一次认识山核桃是前年。在附近一个菜场里,很多人围着一个看似忠厚老实的卖核桃人挑挑捡捡、讨价还价,一打听价格还合理,又说是皮薄肉多的新鲜野生核桃,只因家里急等钱用所以贱卖了。再看看已砸出的核桃,感觉确实不错,而且随你挑来什么样的核桃给他,砸出的个个都是好核桃。价廉物美,还犹豫什么?很高兴地称了二斤。回家后,正得意自己买到了实惠,却发现用手钳怎么也敲不开!纳闷:那卖核桃人敲的很轻松呀?又换铁锤——一次、二次......手都给震麻了,核桃终于砸开,可夹在厚厚皮层中少的可怜的肉,更难取出---知道是上当了。想想那个貌似憨厚的山里人,不由的感觉自己好傻,哈哈——算是捐了吧
。
第二次上当是去年,也是这个季节的某天。在上班的路上,遇到一个认识的MM正在买一个用自行车驮着的一大袋核桃,并告诉我:“买点吧,挺好的,价格也不贵。”因为怕上当,我特意拿起一个核桃看了看,说:“怎么像山核桃?尖尖的,吃不成啊!”认识的MM告诉我:“挺好的,不信你让他砸给你看。”卖核桃人也不申辩什么,接过核桃用秤钩轻轻一敲,便递给我一个皮薄肉厚的优质核桃,紧接着又有人也选出核桃让他砸,个个不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还有什么可疑问?买吧---结果可想而知,老公笑我上一次当印象还不够深刻
。
第三次便是周未了,好险又上当
!一年一次,嘿嘿,够傻吧
?周日到菜场买菜,又看到几个人围着一个样子挺憨厚的卖核桃人,地上放着一大袋核桃。卖核桃人也说是家里等钱用,便宜买了,不挑选一次购五斤十元一斤,不足五斤的十二元一斤。卖核桃者同样老实的接过别人递上来的一个个核桃,用脚轻轻一踩,就出来一个个优质好核桃。马上就有人五斤、三斤的装着。在“事实”面前,我又心动了。正在装时,一个中年妇女自己拿一个踩,却怎么也踩不破。她不解的疑问时,我还笑着说:“因为你太没劲了。”那卖核桃人见后立马拿过核桃,放在自己脚下轻轻一踩,递了过去——当然又是个好品质的。这时我突然感觉,递过去的核桃好象不是原来的核桃。我特意又拿了个皮偏黑的小核桃给他,看着他接过去就踩,但递给我的却是个皮色较淡,个头也比我给他的那个大的多的核桃。纳闷,没看到他换呀?联想到前二次上当,我猛然想到了魔术---他们肯定是把魔术的技巧运用到这里了——欺骗善良、轻信又贪图价廉物美的顾客,可恶啊!我放下核桃临走时,丢了一句:“全是骗人的!”。回头再望望那几个大大方方装核桃的,好象没什么反映——是不是“托”
?
郁闷: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不知道诚信还有多少
?
教训:买东西还是尽量少光顾那些“打一枪换个地方的游击队”摊点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