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前借了几本书,其中有一本是《日常的佛心》,书中的内容包括十一个方面:佛是宽容、佛是放下、佛是觉察、佛是洞彻、佛是解脱、佛是承担、佛是坚定、佛是力量、佛是随缘、佛是慈悲、佛是真我。它通过一些小故事宣传佛的思想,让人明白一些人生的道理,或者说是领略另一种生活方式。准备还书时不由的又翻了翻,并顺手摘抄了三个最短的小篇,不知您有何感想?我也不是佛教信徒,乍一看时,还感觉有点消极因素,尤其不合当代竞争潮流。但细细品味后认为,其中很多小故事,蕴藏着一种人生态度和哲理,它对生活在当今物欲横流现实中,求生于钢筋水泥的夹缝里而迷失自我,心情浮躁的人们来说,多少能给我们平静心灵带来点滴启迪吧?
忙乱而困惑的生活,太需要寻找片刻心灵的宁静、淡定和抚慰......
幸
福
某人来到神面前祈祷:“万能的神呀,请您赐予我幸福。”
神慈祥地望着他的子民:“我的孩子,你今年多大了?”
那人回答:“神啊,我今年六十岁了。”
神感到奇怪:“难道你60年来没有幸福过?”
那人摇摇头:“我10岁时不懂得幸福;20岁时忙着追求学问文凭;30岁时拼命挣钱购房买车;40岁时为求升迁与高薪而努力;50岁时我整天为孩子们的前途奔波;60岁时四处求医问药医治可恨的疾病......”
神叹了一口气:“我可怜的孩子,我真的欠你太多的幸福了。我将赐予你幸福,但你的心里充满了名利、烦恼、劳累与仇恨,孩子,你将在哪里安置我赐予你的幸福?”
那人恍然大悟,他抛弃了名利、烦恼、劳累与仇恨......他,成为了智者。
---幸福是个最简单的东西,只要你把一切不属于它的全都放下,它就来了。
心的最高境界
药山禅师门下有两个弟子,一个叫道吾,一个叫云严。一天,大家坐在郊外参禅,看到路旁有棵树长得很茂盛,绿意盎然,而另一棵树却枯死了,于是药山禅师就想试探两个弟子的功行。
先问道吾:“荣的好呢?还是枯的好?”
道吾答:“荣的好!”
再问云严,云严却说:“枯的好!”
这时正好走来一个沙弥,药山就转而问他:“荣的好呢?还是枯的好?”
沙弥说道:“荣的任它荣,枯的任它枯。”
心的最高境界只有两个字:不动。
---心动了,就有了好坏的分割。今天你说他好,明天他就会变的不好。其实他只是本性难移,枉费了你许多欢喜悲伤。
顺其自然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
“快撒点草籽吧!好难看哪!”小和尚说。
“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说:“随时!”
中秋,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
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
“不好了!好多草籽都被吹走了。”小和尚喊。
“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
撒完草籽,跟着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
“要命了!草籽都被鸟吃了。”小和尚急的跺脚。
“没关系,草籽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
半夜一阵骤雨,一大早小和尚冲进禅房:“师父,这个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水冲走了!”
“冲到哪里,就在哪里发芽!”师父说,“随缘!”
半个多月过去了。
原本光秃秃的地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有播种的角落,也泛起了绿意。
----如果一切都有安排,那力量起码比人类更强,起码值得人类多一点尊重。不用人为地想去控制什么,一切都安排好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