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我陪同姐姐来到米公祠。说来惭愧,经常从祠的门前过,却从来没有进去看看的欲望。因为原来一直认为米公祠就是一个院、几间房,陈列点书法作品之类,没什么可看的。谁知这次进去一看,感觉大大改变!没想到里面的面积这么大,可看的东西也这么多。一个工作人员告诉我:本地人进去的就是不多,可能也是因为你那种想法吧。她们接待的多是慕名而去的外地人。呵呵,这应该就是所谓的“风景在别处”吧。也反映一个问题,譬如宣传力度、票价问题......如果把每周的某日定为本地人免费游览日,会不会扩大宣传面呢?
闲话少说,欣赏图片吧。估计将我拍到的图片分类发完,需要连续发四篇
。
米公祠,原名米家庵,位于古樊城柜子城上,隔汉水与襄阳小北门相望。始建于元朝,明末毁于战火,现存全部建筑系清康熙至雍正年间重建,占地16000平米,它是为纪念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书画大师米芾而修建的祠宇。(文字参照网上资料)
(图片点开,可放大欣赏)
大门是一座高大的石牌坊,拾级而上。
入门是一个很大的庭院,绿树曲径,浓荫花漫。在院的左侧,有一座红柱青瓦的别致八角亭,上书《洁亭》两个大字。亭子的后面是西宛,那天因为时间太紧而没能进去。
穿过洁亭向前,就来到纪念米芾的拜殿。这是一座山门寺院式的灰白建筑,是他的族人祭祀他的地方。拜殿内挂着米芾的正面画像,上挂横匾:颠不可及;两边挂有一幅对联:衣冠唐制度,人物尽风流,生动的刻画出米芾潇洒不凡的艺术大师形象。拜殿内陈列着纪念米芾的各个朝代的碑文。

米芾自称是天马行空,颠狂自放,世人称其为"米颠",后人书:"颠不可及"。
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