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活琐记 |
我家历来是没有吃夜宵习惯的,自聪儿上晚自习开始,我很自然的每晚多了一件事:做夜宵。
现在的高中生学习是很辛苦的,每天6点多要到校,中午在家吃一餐午饭,晚上回来就是近十点半了。也就是说,一天中有两餐是要在学校用面条、饼子之类充饥。正在长身体的男孩儿,当父母的怎么也不忍心看着他披星戴月的回家后,又饿着肚子上床的(这点是愧对宁儿的,原因是宁儿当时也没有加夜宵的要求)。
现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家长们都是变着花样的为儿女准备着丰盛的每一餐。我也咨询过许多同事,问她们是怎样准备的夜宵?内容当然五花八门,但有个共同点就是高蛋白食物多,并注重水果调配。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们明知自己在学习上帮不了子女什么忙,就在物质上,尤其是食物上下功夫,生怕自己的孩子因为营养不够而影响了身体和大脑的发育。
我的一家在生活上相对是比较简朴的,尤其是老公,总说:吃什么,和学习好坏没什么直接关系,只要不饿着就行。理论依据是,每年考得好的并不少见能吃苦耐劳、住校的农家孩子。这使我又想起曾经在那个期刊上看过的一篇文章:朱元璋的妈妈吃什么?大概意思是:作者的妻子怀孕了,他便整天开始围绕着妻子的饮食忙碌着,查资料、咨询……用心调配着每天的饮食,那怕有一餐没吃好,便忧心忡忡:会不会影响了我妻子的身体和胎儿发育?突然有一天,他脑海里出现了一个问题:早年出生微贱、家境贫寒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妈妈当年吃什么?呵呵,的确是值得回味!
尽管如此,但作为母亲还是想尽自己能力让孩子吃得开心、舒服点,于是我也经常包饺子、蒸蛋羹、做煎饼、烤馒头片以及牛奶、豆奶等等。好在聪儿在吃上也不算挑剔,你准备什么他都说好吃。今天就是把晚饭留下的一碗多米粥,放了荷包蛋、食盐、麻油和蒜苗茉煮成蛋粥,他也吃得挺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