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林洋希望小学建设工程启动

标签:
林洋公司捐资助学回报社会汤泉乡士畈村 |
分类: 随笔杂谈 |
2012.05.15日的《工商导报》A4版刊发了我5月12日采写的新闻《安庆林洋希望小学建设项目启动》,看到报社的朋友传来报纸的扫描照片,我似乎很兴奋,本来不容易兴奋的我,为了一个很寻常的很一般的新闻稿件的发表而兴奋,肯定有一定的原因。
我搞了新闻28年,上个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在《安徽日报》发表新闻稿件。1987年元月17日,我在《安庆报》第一版发表了我的第一件新闻摄影处女作,记得那期报纸收到后,我内心实实在在高兴了一番,因为那时候,我冒着很大的压力学习新闻摄影,我把这幅新闻摄影作品视同我和摄影为伴所产下第一个婴儿。因为这个原因,25年过去了,这件事以及那时候的感受一直刻印在我的脑海里,每当特定的时期,总会不自觉地回忆起来。后来20多年,经历了上千次采访活动,发表了大量的新闻作品,每次收到报社寄来的样报也没像87年那次那么的激动,就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安徽青年报》头版头条发表3000多字的报道稿,也不过当时惊喜了一下,很快就忘记了当时的具体感受。而这次的兴奋,是因为我是以《工商导报》特派记者的身份发表的第一篇稿件。
5月9日,我被《工商导报》社聘任为驻安庆市特派记者负责筹备工商导报安庆记者站工作,就在我从合肥回家的头一天,接到了12号参加采访的约特电话,在我外出6天尚未回家的路上,采访了林洋电子有限公司的捐助仪式,而很巧的是,去年的一天,这家公司老总来汤泉士畈村进行希望工程建设前期考察,我在花亭湖路遇他们回去,当时,陪同他们的村领导把我介绍给那位老总,说我是记者,并说我早就计划采访这家公司就是一直没有去采访。而我那次正在太湖参加花亭湖旅游摄影大赛的创作采风活动,令人费解的是,那一次采风所拍的作品竟然因为把投稿时间搞错而错过参赛的机会,而那次遇到客人的时候当时村干部的一句恭维话竟然在不到一年的今天果真兑现了,而且这家公司是我成为一家省级财经类媒体的记者之后第一个采访对象,而且稿子及时以报社特派记者的名义刊发出来,尽管我当时不是以这家报社记者的身份去采访的,因为是在本乡,大家都知道搞新闻,类似这样大的活动,只要我有时间没外出,几十年来都应邀参加宣传报道,我一直就是三级党报通讯员,不需要出示什么证件不需要亮什么身份的。但我心里一直把它当成我加盟工商导报之后第一次采访第一次发稿,虽然我在元月份就担任了《中华建筑报.发展报道》周刊记者,而且在这家报纸上发表了多篇以记者名义发表的新闻稿,但那毕竟是与报社的副总合作的稿件,不是我一人独立完成采写任务的,稿子凝聚着别人的心血,而这次是我独立完成的,尽管这次的题材很一般,,采访的难度几乎没有,对于希望把岁月激情燃烧起来的我,感觉是有些与以往不同。
尽管前面的路很长,坎坷不少,毕竟有了一个好的开端,说句自勉的名言鼓励一下自己: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概述
工商导报是由安徽省工商业联合会(安徽省总商会)主管主办的一份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财经类专业报,1989年创刊,国内统一刊号是CN34—0065,每周两期,周二、周四出版。
(二)报纸定位
工商导报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办报方向,坚持“为工商联工作服务、为统战工作服务、为民营经济服务”的办报方针,坚持“颂扬民营企业业绩、维护民营企业权益、反映民营企业心声、推动民营企业发展”的办报宗旨,坚持“新闻创造价值”的办报理念,宣传民营经济政策法规、追踪民营经济热点难点、研究民营企业经营策略、展示民营企业时代风采,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民营经济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
(三)报纸特点
1.工商导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的全国仅有的三份为民营经济服务的报纸之一;
2.是全国工商联系统仅有的两份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之一;
3.是安徽统战系统唯一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
(四)报纸发行
工商导报指导性强、可读性强、实用性强,读者群包括企业老板、中高层管理者及政府有关部门的经济决策和理论研究者。
工商导报在全省工商联系统13万会员中覆盖率达70%,是安徽民营经济领域覆盖率最高的报纸;工商导报全面覆盖合肥大小报摊,是安徽专业报中唯一走上报摊、市场化程度最高的报纸。
工商导报每份全年定价150元,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