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创业成佳话

标签:
安徽太湖创业先锋李卫华戏文好摄赵国勤工作室杂谈 |
分类: 新闻报道 |
艰苦创业成佳话
——记太湖华兴石材业主李卫华
在太湖新城长河路石材集中区域里,近年来诞生了一个新兴个体企业——华兴石材,这家石材加工企业从2004年的年营业额30万发展到现在年营业额400万,由原来靠租房办企业发展到今天拥有固定资产280万元的规模,由原来的家庭小作坊进展到现在吸纳本地10余人就业的专营石材企业,仅仅7年时间,实现了创业展业的大跨域,华兴石材的产品和服务由原来单一的为县城居民建房服务提升到为县城标志性建筑的服务,太湖文博园赵泰来艺术馆和文博园四星级酒店,县法院,县房产局等都采用的是华兴石材和该企业的专业服务。由于华兴石材长期坚持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一直受到客户的称赞,华兴石材的业主李卫华被家乡传为创业佳话。
李卫华是汤泉乡侯六村人,今年34岁,他是一个外出务工长达8年的回乡创业者,在7年的时间里,由一个在县城默默无闻的个体户转变成汤泉乡在县城创业的佼佼者之一,他的创业经历和创业精神,受到家乡和同行的普遍关注。
1994年,刚刚初中毕业的李卫华,和家乡的其他年轻人一样,走出校门就踏上了外出打工的道路,他一直就在建筑业打工,一干就是8年,从最基层的小工到装模工,他慢慢熟悉了建筑业的基本流程,掌握了建筑方面的技术。2002年,他得知不少人开始在新县城买房,太湖新县城居民建筑装潢市场的展业空间引起了李卫华的思考,他在当年底作出决定,不再外出打工,回家乡创业,把目标锁定在太湖新县城石材加工这个方面。
2003年初,李卫华的石材加工和瓷砖供应小店在新城人民路开张了,当时他只有1.8万元的自有资金,店面是租的,周转金是从亲戚和银行借款的。这一年是他走向社会以来最困难得一年,他的产品和服务很难进入新县城的建筑装潢业市场,当年基本没做到什么生意,生意亏本。
李卫华与众不同的一点就在这里:如果换作别人,也许就会考虑转产和歇业,他没有考虑转产,更没有想过歇业,而是亲自到一些打算在县城购房的一些老乡家里去推介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慢慢地,人们认识了这位诚实的年轻人,不少老乡决定购买李卫华的瓷砖搞住房装修,李卫华的生意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展开了。因为他做事踏实,为人诚恳,一些使用过李卫华石材店产品的用户,纷纷把自己熟人中需要购买瓷砖和石材的全部介绍给李卫华,靠诚信,李卫华在新县城慢慢打开了自己的产品销路,从第二年开始,生意越做越大,慢慢发展到现在的规模。
创业的成功并没有让这位年轻业主满足,他一直在思考在探索新的创业之路,他在继续扩大华兴石材经营规模,提高经营效益的同时,2009年,他在家乡乡村的支持下,承包了侯六村的林场,他计划投入资金70万元,对300亩竹林进行垦复,对荒芜的林地进行毛竹培植,利用林地发展养殖和加工,目前,他开始着手竹林垦复和毛竹培植,同时开始了第二阶段的创业规划。
李卫华在县城创业期间,一直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追求进步,坚持自学,他不仅获得了中专文凭,而且被党组织吸收为党员,并连续多年受到汤泉乡党委政府的表彰。(撰稿:赵国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