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新浪首页推荐排行第二
感谢“文化漫谈”推荐置顶
文化游侠崔兴亮撰文支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f46cc40100dumh.html
关注农民【12】农村文化站令人堪忧
闫立秀老师原文出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10118b0100efmv.html
(附:博主感谢樊小林老师撰文支持http://www.ccmedu.com/bbs8_98194.html
·四说赵国勤同志的那点事儿
·三说赵国勤同志的那点事儿
·再说赵国勤同志的那点事儿
·说说赵国勤同志的那点事儿 )
——访太湖县汤泉乡文化站长赵国勤
农民作家、公民“记者”闫立秀
他是一位坚持18年为农民服务的文化站长;他是一位勤勤恳恳在最基层工
作的文化“干部”;他是一位获得30多次表彰的先进文化工作者;他是一位我省受邀参加第一期全国文化站长培训班(获得唯一费用全免的)的学员。他就是安庆市太湖县汤泉乡文化站长赵国勤!

太湖县汤泉乡文化站长赵国勤
18年前他是拿着一份聘用文件和一枚公章去乡政府上班的,进站初,没有
房子和办公用具,他借了一张饭桌办公,文化站设在乡政府废旧旅社一间阴暗潮湿的房子里。
工作18年,文化站迁址11次,直到前5年前搬到现在住的街口来,也只有一间没有产权房子。文化站的办公桌、椅、文档柜等必要办公用品也都是他从各个单位讨来的;文化站的照相设备、电话、摩托车等等必要设备也是他借钱添置后,由家里卖猪、卖板栗偿还的;文化站编写编发稿件的纸张、邮资等等也是长期由一些条件较好的单位的一些朋友免费提供。目前,他还欠下将近1万余元的债务,暂时没的条件偿还人家,平时拍照片急了没有钱去冲洗,只好找在城里的几位好朋友付费,工作18年,他欠了一大堆人情债!

这就是文化站长的办公室和办公桌
我无法想象,像赵国勤这样坚持农村18年的文化站长,居然连养老保险都没有?直到今年自己交了26904元,才得以解决,还误了千载难逢的去北京学习机会!
更令人堪忧的是文化站长的工资待遇:1992年至1996年他的待遇是每年500元,1997年至2005年享受的待遇是每年1000元。从2006年起,每月工资250元,根据太湖县文化局的改革方案,对文化站实行一年一聘,规定年龄超过55岁将不再续聘,55岁后退休回家谁发他的养老费?所以他自己交了26904元,买养老保险……

买养老保险站长自己交了26904元
这是一篇看后足让你落泪的文章!《写在希望的肥皂泡破灭之后》文章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95d610100dprm.html
安徽省太湖县汤泉乡文化站长赵国勤同志的境况实在令人郁闷和同情,用人单位太湖县文化局拒绝履行为他们办理养老保险等法定义务。这本该是用人单位依法履行的义务,在太湖县竟然成了历史遗留问题!还要权利人自己去主张权利,自己去缴纳本该由用人单位缴纳养老保险部分。农村文化站长是我们文化建设最基层的领头人,没有他们,我们的农村文化建设的繁荣和发展就无从谈起!
太湖县文化局拒绝履行法定义务而引发的权利人对政府信心的衰减,更多的是对政府依法行政的艰难和迟缓的无奈和痛心。
从赵国勤个人处境可见一斑,中央在“关注三农”政策中指出:改革不是为了甩包袱,不论农村文化体制怎么改革,农村文化市场怎么发展,政府在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在文化发展上所承担的重要职责,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各级政府要自觉把文化建设纳入农村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之中,纳入各级各部门目标责任制和考核指标中,切实履行宏观规划、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文化市场、履行文化市场的管理等职责,以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少不了文化的建设和农村精神的振奋,文化站作为农村基层的文化机构在这方面发挥较大的作用。但是,目前农村的文化工作并不乐观。乡镇的文化站大多处于艰难的境地,编制不足、经费短缺使农村的文化工作难以开展……
服务于基层的农村文化站今后发展,令人堪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