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男儿自强不息

(2009-03-27 20:18:11)
标签:

文化博客

赵国勤

就业

十佳青年

杨新刚

杂谈

分类: 平民生活

好男儿自强不息

 

——记太湖兴盛木业业主、汤泉乡青年致富能手杨新刚

 

在太湖企业界,都知道有一个年产值达600万的兴盛木业,但兴盛木业的业主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兴盛木业的创业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历程呢?对很多人来说一直是一个谜。从汤泉乡深山里走出已经10年的太湖兴盛木业的业主——杨新刚正在向我们走来,他用艰苦创业的经历,自强不息的精神,知恩图报的品德,与时俱进的能力感动了家乡的父老乡亲,他在向我们诉说着不平凡的奋斗经历。

200810月,太湖兴盛木业在老城城北西路开业了,县、乡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工典礼,来自广州的合作伙伴远道而来亲临祝贺,开业礼炮的响过之后,这家由业主个人投资达200余万,以速生杨树为原料、以生产家具所用的胶合板为主业的私营企业,以月产值50万元,安排当地50多人就业的太湖兴盛木业,以良好的运营状态展示在世人面前,业主杨新刚让人刮目相看。人们逐渐明白,杨新刚有着与众不同创业经历和坎坷曲折的人生体验。

今年39岁,拥有固定资产达200多万元杨新刚,是汤泉乡黄下村杨屋组人,谁也不可能把他与20多年前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杨新刚联系起来。

19706月,杨新刚出生在黄下村一个贫困的家庭里,刚满两岁,父亲病故,不久,母亲改嫁到龙湾,他兄弟二人随母亲去了继父家生活,离开了故土。继父的善良给了苦难的母子三人不少的温暖,随着小妹出生不久,继父又因病去世,苦难再一次降落在杨新刚一家四口得头上。无奈之下,1983年,杨新刚一家又搬回到了老家黄下村杨屋组。当时,乡下困难,人口一旦迁出,迁回来却相当困难,杨新刚一家四口回到老家,房子没了,田地、山场都分到了各户,连户口当地村民组都不愿意接收,在村里领导的过问下,好不容易分到了边远的一些零碎的田块和宅基地,但山场却无法调剂给他家。靠白手起家杨新刚一家四口开始了新的生活。家庭的重担也渐渐地落在杨新刚的头上。

16岁那年,因为生活所迫,杨新刚借贷款1000元买了带锯,开始了木材加工。此时,他的哥哥外出招亲了,母亲和妹妹与杨新刚相依为命。小小的年纪,每天用板车拉着笨重的带锯上门为客户锯木、加工木板,来维持一家的生活,回到家里还要帮助母亲料理家务,主持农业生产,最艰苦的几年就这样过去了,哥哥外出招亲没几年就发生婚变,哥哥把两岁的侄子交给杨新刚之后就外出不归,杨新刚正式担当起了抚养妹妹和侄子的重担,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之旅。

家庭的重担没有压垮他自强不息的信心,创业的挫折没有挫败他奋发向上的锐气。创业初期,他面临很多困难,添置设备负债多,家里穷,害得他几乎找不到对象,一位叫吴银芝的姑娘看中了他的勤劳和善良,冲破阻力嫁给了他,并在他婚后创业中发挥了贤内助的作用,用杨新刚的话说:自己成功的背后有妻子太多的辛劳。

最让人感动的是杨新刚的为人,创业的艰难没有影响他履行做人的职责。他的小妹妹由他和老婆一手养大,哥哥婚变后,侄子两岁后就是他负责抚养,他用20年时间把一个两岁的孩子培养到大学本科毕业, 如今侄子在上海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他不计较当年全家从继父那边回乡的时候乡亲们不同意接纳户口的苦楚,而是致富之后不忘乡亲,近些年来,每逢春节,他都要给全组每一户送上好烟好酒,给本族亲房的孩子包上红包,乡亲们不仅敬佩他创业的能耐,更欣赏他为人的厚道。他为了回报妻子的娘家人,妻子的兄妹7人每一家都被他带进了县城,他自己的妹妹出嫁后也全家随他进城,全部安排到自己的企业里做事,选择能者帮他管理企业。今年的金融危机中,他宁可利润少点,也不愿意辞去一个职工,新年以来,太湖兴盛木业50多位员工全部上班就业,没有一个被辞退。

说起杨新刚创业经历,他总是说自己与木业有缘分。却不知道他的发财创业之缘也是用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的。

刚开始他在家门口用带据搞木材加工的时候,华东电网还没进村,带锯是柴油机作动力, 好不容易买了新柴油机,做了几天无缘无故地报废了,他再去买,买来了新的没用两天再又报废了,一个月内弄坏了5部柴油机,那时候买一部柴油机不是容易事,一般的人弄坏了两部柴油机就会歇手不干了,他还是想方设法把第六部柴油机买到手一直坚守他的木业加工,直到1999年,他把加工厂搬到了县城,走出了大山。

2002年,杨新刚开始向木材深加工方面努力,他上了芯板生产线,到了2008年,他开始筹建用速生木材生产胶合板的生产线,筹办太湖兴盛木业,着手打造太湖木业品牌。

他首先在老城城北西路租赁了一块10亩租期为10年的地皮,盖起了厂房,拿出200万元购置了新设备,招收了当地50多位民工进厂,第一批产品很快地销往广州。市场就这么顺利地打开。

一直在本县本乡创业从没外出打工的杨新刚为什么把产品销往了广州呢?

还是2006年,他看到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以速生木材加工的胶合板产品,他打算去广州寻求市场,他在广州住了20多天,跑遍了全市的木业市场,钱花掉了上万,都还没有找到客户,他想回来却不甘心,就在离开广州的前一天,他走进了广州春容木业有限公司,拨打老总钟向文的电话50多次才联系上,也许钟老板被杨新刚的诚心所感动,也许是机遇和缘分到了,钟老板答应与杨新刚合作,无限量销售杨新刚推销的那种速生木制成的胶合板。杨新刚回来后,与这么老总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把本县和周边县的产品全部销往了广州。直到去年杨新刚创办的太湖兴盛木业开业那天,钟祥文亲临剪彩,继续负责产品的销路。

在艰难的人生之路上一路走来的杨新刚,在木材行业苦苦经营了20多年的杨新刚,以他的成功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呢?

还是用他的话来回答:做人要诚实,创业要不怕吃苦,知恩图报,机遇多多,要做一个好男儿,就要自强不息。(撰稿:赵国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春色满眼
后一篇:三月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