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职场故事随笔/感悟文化博客感悟随笔 |
分类: 生活感悟 |
莫道君行早
至今还记得,很多年前,《太湖报》副刊刊发了一幅我的照片《莫道君行早》,那幅照片的画面和拍摄过程一直在我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那是一个秋后的早晨,汤湾温泉的河边的一草一木还在露水的滋润中,开阔的河边清新中带着丝丝寒意,我和余世磊等朋友一起来到了河边采风,还有当时的市摄影家协会主席——供职于安庆日报的丁昌华老师也在河边拍照,他们的镜头对准了这里的山山水水,而我也许是熟视无睹的原因,一时找不准目标,当早行的人开始出现的时候,我开始有了灵感,我站在一个高点上,把镜头对准了一个路口,期待远处的一位行者靠近,当这个行者被我锁定的刹那间,一个清早就挑粪下地劳动的农民挑着空担子与那位空手行者正好擦肩而过,瞬间的敏感使我迅速按下了意想不到的画面镜头,一幅《莫道君行早》照片就这样产生了…….
照片出来后,我给了太湖报副刊编辑余世磊,他对照片的欣赏能力我很佩服,他就我对照片的创意给了我一些鼓励,很快就被副刊发了出来。
其实,那幅照片是丁昌华老师逼出来的。
那次,丁昌华老师等安庆日报周末刊一行来到我乡采访,在县报工作的朋友余世磊,刘辉等陪同,因为我与丁昌华老师在安庆地市合并后不久就认识了,他作为老师,对我在摄影方面的创作热情很不满意,见到我后就批评我这么多年没拿出好作品,我听到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想,这次一定要拍一幅作品。
我86年自学摄影,主要是拍新闻照片,加上自己各方面条件均差,设备落后,资金缺乏,摄影创作主要是以锻炼、学习、摸索为主,当时在省市报纸上所发的作品只有10幅左右,其中经安徽日报生活周刊费修竹老师的辅导和锤炼,发了4幅摄影作品。安庆日报副刊沈天鸿老师,黄复彩老师的版上合计发了8幅左右,在太湖报发了10幅左右,《远山近水》、《山娃之乐》、《乡村的港湾》、《音符》、《等待》、《姊妹花》、《雪天》、《童趣》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从摄影的时间来衡量。作品是不多,但从我自学自费搞摄影的条件来说,总算有了一点起色,自己没有满足这些,关心我的老师固然不会满意我的摄影成绩的,丁昌华老师的话给我很大的触动,激发了我的创作欲望,使我这天早上的创作很成功,拍到了自己满意的作品。
事情过去这么多年,回想起来,我个人摄影的阅历与那幅照片的内容又有巧合,我的20多年的摄影经历再也不能成为自己骄傲的资本,后来者居上的现实早已被“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道破天机,路漫漫其修远兮,唯有不停脚步的探索,才有希望到达自己理想的境地。
“莫道君行早”不但是我的一幅摄影作品,更是我的人生格言。(2007-9-30)
|
|||||||||||||||||||||||||||||||||||||||||||||||||||||||||||||||||
|
http://secure-cn.imrworldwide.com/cgi-bin/m?ci=cn-sina2006&cg=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