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话我的写作观

(2007-06-17 18:52:38)
标签:

文化博客

写作感受

赵国勤

分类: 所思所想

闲话我的写作

赵国勤/文

我对写作产生兴趣是20多年前的事。

那时候,正是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人们对作家的崇拜超过了现在人们对大款的崇拜,我当时涉世不深,不知天高地厚。仅仅因为这项事业当时在全国人民心中那么崇高就对它无限狂热。全然不知道写作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工作,它需要具备何种能力,更不知道写作有这么艰难.

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我就沉浸在小说中,被小说中的情节所感动.那时侯所看的都是些革命斗争小说,大多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土改等类题材。除了从小说中受到了革命传统教育之外,再就是有了明显的阶级感情和善恶意识。在语言艺术上是没有半点收获的,我不是说我所看的小说没有语言艺术特色,而是因为自己年龄小,贪玩,也没有得到老师的指导,上百本现代小说都被我在中、小学学习阶段全部读完了,很多小说是在上课偷着看、晚上的煤油灯下瞒着父母看完的。

大好的学习时间白白地被自己糟蹋掉了。不以为然的我,心里开始羡慕作家,做梦都想将来成为作家.那时候,我怎么没有想到社会会如此快速发展呢?怎么不能思考作家也要吃饭也要生活呢?怎么没有去想一想自己到底学到了多少知识呢?而是盲目地认为自己是写作的人才,加上当时热爱文学的青年很多 ,自己把小说中很多朦胧的记忆错当自己写作筹码,一边盲目地张扬自己的无知,一边浮躁地读书练笔.

直到后来才知道,当年的我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明自己明明不是这块料,却偏偏认识不到,当我走上工作岗位后,当领导交待写一条简单的消息都没有写好时,这时候开始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看花容易绣花难.但写作的真正压力还远远没有察觉。

大凡做梦者都有醒来的那一刻,好在那时侯乡村文学青年不少,文学的殿堂依然迷人。大家的差距不是那么大。加上有了工作,写作也没有什么压力,它依然是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因为这个迟迟没有破灭的梦,使我的写作坚持下来了。

知耻而后勇,是近几年的事。

但在那个青春年少的日子,何谓耻?怎么勇?自己浑然不知。

后来,我开始新闻写作,开始向县广播站投稿,主要是练习新闻写作。由于这项工作与自己的生存有很大的关联,不像刚参加工作那阵子没有压力。三年摸索下来,才入门。如果不是得到名师的指点,恐怕所走的弯路会更多,我在探索之路上开始明白什么是深入浅出,什么是厚积薄发,什么是江郎才尽。

从豆腐块文章开头,到省市级报刊发表3000多字的头条文章,除了编辑老师精心培育之外,学习过程中个人的认识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感到深入生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除了博览群书之外,如何读懂社会、人生这本无字的巨著对于写作的人来说是何等的重要。懂得了新闻是事学,文学是人学。新闻是忠于事实的剪裁,文学是高于生活的塑造。明白自己的不足,我开始补课,利用5年时间,我系统地阅读中外经典名著,不是追求阅读的速度,而是细心品味作者的匠心,学习他们的表现手段和语言风格,直到写作真正成了自己的职业的时候,过去对写作所产生的那种神秘感已经荡然无存,才体会到它就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那种自言自语,更是知己朋友间的坦诚对话,对于写作人本身而言,写作再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当你有了这种心态之后,你就会感受到读者的分量,你就会体会到那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是那么的成功。

以人为本,应该是一个作者写作追求,更是我的一生的追求,多元化的社会,就会产生多元化的写作流派,每一种写作流派和风格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我总是这么认为:任何一个时代都绕不过真情和理智的呼唤,社会最终都是向和谐的方向发展,是为一种什么样的目的写作,最终,历史会给作者一个满意的答案。忠于自己的良知,守护人间真情,为各种人群提供真实的心灵观照,是我的梦想和追求。这种写作在别人眼里有多苦多累已经不再重要,我现在的写作就是一种自己心甘情愿的痛和别人难以体会的快乐的交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