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笔杂谈 |
新年上班记
乡镇新年上班的规矩都是在 正月初八,我参加工作20多年来好像都是这样,春节已经过去了,我所在的乡政府初八全部上班了。
新年上班实际上是去报个到,说得更实在些,是去图个吉利,不仅乡镇政府是这样,城里的机关也一样。我原以为初八去报个到,可家里这天来了拜年客,初九仍然被拜年客缠住了,只好初十去上班了。
吃过早饭,我就赶去上班。骑在车子上,小心翼翼的,因为年关乡下摩托车太多,大都是打工回家的男男女女,车子骑得飞快,稍有不慎就可能“接吻”,干脆小心些,免得吃现苦。
打开文化站的大门,发现里面有一大堆报纸,也有邮件,是邮递员从门缝里投进来的。
街上的行人不是很多,打工的已经出去了一大半,乡政府里面也冷冷清清的,我所在的大楼里的3个单位也不见人影,打好开水,泡上一杯茶,点起一支烟,坐在办公桌前,清点邮件,浏览报纸。
打开一大包邮件,是北京一个报社寄来的报纸,有几十张,全是免费送的,有一个邮件是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寄来的,里面是一本新出版的图书,《文化发展论坛2006论文集》,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里面收录了我的一篇论文《关于农村文化站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思考》,看到这本书,心里很感激文化发展论坛的老师们对我的支持。还有安庆晚报杨余泓老师寄来的样报,有安庆开发区管委会纪律工作委员会的胡树旺老师寄来的贺年卡,在新年上班的第一天,看到这些散发着墨香的老师们的笔迹,心里有着莫名的感动。
上午接待了4个熟人,去乡政府看看,只见到一个工作人员,心想:大家都不在这里,我也不如早点回去,中午乡政府食堂还不知是否开饭,万一不开饭,还要饿肚子,到了12点,我就往家里赶了。
新年就这样开始了新的一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