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平民生活 |
月光,我想对你说
●赵国勤
如果有人问我喜欢自然界中何种景观,我的回答是:四季轮回的月光是我的至爱。我喜欢这千古的月光,她的朦胧感觉,她的盈缺规律,她的清冷性格,还有她对世间万事万物,一切生灵的宽容与接纳,不管是凡夫俗子,还是世外高人,都曾沐浴她佛性的光照。我喜欢她,我经常与月光对话。
曾经年少的我,在月光下听大人说话,大人说,小孩如果用手指月亮家婆、月亮家婆就会下凡割小孩的耳朵。我害怕割耳朵,我连续好几年没有手指过月亮,连对大人的一切话都相信得很,老实听话是为了耳朵不被月亮家婆割掉。
曾经年轻的我,在月光下做过青春的美梦,梦想当作家,梦想当摄影家,梦想当名记者,梦想升官发财。
进入中年的我,还是在月光下回味创业的艰辛,品味人间真情,思考生存大计。
陷入困境的我,也在月光下困惑过,个人生活、工作中的许多酸甜苦辣,世间的所见所闻都喜欢留在月光下思考。
每当我走进月光里,我就十分清醒地感觉到自己的真实的存在,我就能自动地修正个体生命的存在方式,我更能及时找回放飞的灵魂。
是月光告诉我:人生苦短,世事无常。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如今还是农民,是贫困山区的农民,说起普通和平凡,我就是最普通最平凡的人了。
当我20来岁的时候,真是敢做敢为,不怕得罪人,当有了一份工作的时候,为了把工作干得更称职,不惜与领导顶撞,不惜与基层的少数群众争执,虽然在工作上尽职尽责,因为得罪了领导,工作还是失去了。被单位解聘的我想不通啊,那种受委屈的感受虽然已经过去20年,依然记忆犹新。后来自谋职业,自学成才,干起笔墨和摄影勾当,个人投入很大,干了十余年,工作成绩是干出了,可别人的腰包早鼓了,我还是一贫如洗。虽然我不怕穷,但我忍受不了社会上的少数人对我等穷文人的鄙视。我不知错在什么地方,心里岂不痛苦?
在农村工作20年,亲身经历了不少大事小事,相遇了不少形色不同的人,目睹了不同命运的人的不同生活,看到了许多相同才能的人的不同遭遇,当官的、犯罪的、发财的、挨穷的、出名的、出丑的、投机的、占巧的、倒霉的,尤其是不该走绝路的反而走上不归之路的人,更是触目惊心。许多人追求名利,超出了自身的能力,结果很惨;有的人欺诈哄骗,也没有得到好下场;只有那朴实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安分守己,与人为善,遇事忍让,用汗水滋养孩子,用德行和精神滋养后代,穷不丢志,这些人的后代个个都顶天立地。我的经历中许多时候不失盲目、不失草率,虽然没有害人之心,往往没结什么善果来,受委屈的时候多,别人不理解的时候多,遭埋怨挨白眼的时候多。开始经历这些,心里很难屈服,有时气得钻地裂,后来,心里有烦恼,就晚上一个人在月光下坐坐,慢慢地形成了一种月下思考的习惯,考虑问题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就得学习,我就利用空闲时间读书,通过多年的广泛阅读,渐渐地悟出了不少东西。感悟真不少,最深刻的一点是:当知道自己成熟时,忽然发现自己已经变老了。那天真的生活令我留恋。
进入四十岁后,月光又教我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古人难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前人对人生的高度总结更使我懂得珍惜生命,生命的一次性和短暂性的规律是无法与千古的月光争强的,个人的渺小,生命个体的渺小,这是永恒的真理,有什么必要去干那些于人于己都没有意义的事,为什么不能与人为善呢,何必去计较许多呢,高人已有吉言相赠: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不是拥有得最多的人,而是计较得最少的人。我的幸福观是,吃苦耐劳,知足常乐,与时俱进,心存绿荫,这是我想对月光说的话。
(刊于2003年12月26日 江淮晨报副刊和《太湖报》2003年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