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到中秋月圆时

(2006-10-08 08:23:12)
分类: 平民生活

又到中秋月圆时

                            ◆赵国勤

 

仿佛是几个小时前才放下2005年新年年夜饭的碗和筷,不觉转眼再过几日已是中秋。人到中年,都会感受到时光的飞逝,但对中秋佳节的感受是各有千秋,我有我自己的感受。

中秋佳节派生出来的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名言佳句在此时最容易涌上心头,耐人寻味。故乡与亲人在中秋佳节的月明之夜里倍受青睐,每一个人又会因个人的年龄、阅历、运气、地位、角色、性别的不同而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与感受有所不同,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

如果我是一个游子,我会在中秋月明之夜思念故乡亲人,我会特别关注有关故乡的一切新闻报道;如果我是一个孝子,我会向近在眼前的父母奉献我的孝心、向远在天边的双亲捎上我的祝福和问候。如果我是一个严父慈母,我一定会在这特定的节日里加深着对不在身边的子女的牵肠挂肚的思念。如果我经历了曾经沧海难为水,我一定会祝福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在农村,中秋节里吃月饼的传统很悠久,记得八十年代初我在高中读书的时候,学校附近有一个食品厂,每到中秋节前夕,我和同学们一闻到从食品厂传来的饼子香味就想吃,可那时粮食要凭票,家里又没钱,很少有人在中秋节里吃上饼子,能在中秋节吃上一个小小的月饼是当时刚上高中的小年轻人的最大愿望。后来回到农村参加了工作,谈了朋友后,每年中秋节便要买许多饼子送亲戚,等孩子出生后,别人也会在中秋节里给我的几个孩子送来月饼,礼尚往来十余年,到如今,中秋节的月饼已没有当年的香味,对孩子也没有多大的诱惑力,仅成为一种礼节性的形式,甚至有的人家还把中秋节送月饼收月饼当成一种负担又不得不送不得不接,节日的气氛荡然无存,除了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这一因素之外,人的感情的淡漠又何尝不是节日气氛的克星呢?

当我坐在电脑前敲击键盘写作这篇劣作时,我的内心是不平静的。虽然还没到中秋节这一天,我的心已提前赶到了那中秋月明之夜,我在深深地怀念着那些在过去中秋节里依然健在可如今已一去不回的亲人和朋友,我在思念大学本科毕业后尚未找到工作至今还漂泊在外的我的情同手足的弟弟,我在牵挂刚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大女儿,我在想念新进高中正在参加军训的小女儿和正在高三刻苦攻读准备迎接明年高考的儿子,我在担忧正在人生十字路口举棋不定的朋友,我在感激与我同甘共苦为我操劳的父亲、母亲和妻子,我在为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帮助我学习、工作、成长和事业进步的领导、老师、朋友默默祝福。

也许是我命大,也许是我运气好,8天前,也就是我送大女儿上大学的前两天的上午,我在家为一个单位写稿,当我写完稿子通过互联网将稿件发到朋友的信箱后,我来到我的书房仅仅5分钟,房子后面的高坝突然滑坡,当时正下大雨,泥土将我书房后墙的撞裂,泥土淤到房后的屋檐,但我的书房依然未倒,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如果屋后的滑坡的重心向我的书房这边东移 1米,我的书房必倒无疑,我的所有书籍,摄影工具必毁无疑,我的生死都难以定论,我对我能幸免于灾难心存感激。

我是怀着感恩之心来迎接今年中秋节的月明之夜的,我仿佛提前进入到了中秋节的月光之下,听见了来自远古的歌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005911日星期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