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博客感悟随笔 |
分类: 平民生活 |
会想/会说
★赵国勤
众所周知,散文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当今更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市场,使我真正的接近散文,真正的了解散文,真正的练习散文还是近10年的事情。
从1986年开始学写新闻稿转眼20年过去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懂得了,要当好一名合格的通讯员,除了具备政策水平,新闻敏感,职业道德,吃苦耐劳等本领外,还应该具备文学修养,20年来,我对新闻,文学的学习没有放松过,虽然知道自己这样的追求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结果,但学习的兴趣从没有被学习的功利性所扼杀,我终于明白:新闻是忠于事实的剪裁,文学是高于生活的塑造。新闻是“事”学,文学是“人”学。
但是,写新闻所追求的是轰动效应,讲究稿件发表的报刊级别,讲究版面的头版,讲究所刊载的稿件在版面上的位置,追求稿件的字数,在长期的事业追求中自己也不免滋生了求名的欲望,加上年轻,负担不重,慢慢的变得浮躁起来,虽然有写作散文的爱好,难得有写作的时间,对文学作品也经常阅读,但难得真正的静下心来,一目十行,浮光掠影,对文学的学习仅仅满足于新闻工作的需要,新闻工作水平的确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还盲目地认为,自己的文学写作会和新闻写作一样的如鱼得水。
生活终于给我出了难题:1996年冬季,我患上了坐骨神经痛的毛病,在家43天卧床不起,紧接着,我的大妹不幸逝世,还有很多很多的问题都向我袭来,我的精神几乎要崩溃了,在这以后漫长的岁月中,我开始阅读中外名著,接触了歌德、曹雪芹、司汤达,卢梭、钱钟书、纪伯伦、余秋雨,周国平、冰心等中外作家的作品,走近了《读者》、《新安晚报》副刊,《文摘周刊-人生百味》等优秀报刊的栏目,是文学作品滋润了我的心田,帮助我走出迷茫,尤其使我对文学的一些疑惑已久的问题豁然顿悟。在我的精神处于低谷的时候,我记住了歌德的一句名言:我只是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死人以后,才开始活着。
就像一个优秀文学作品中的转折一样,人生中的转折也有着很多的机缘,在我处于人生最低谷的时候,让我走出低谷,让我走出浮躁,安心读书,提高写作散文的悟性的原因除了朋友们的帮助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在那种迷茫中读到了《新安晚报》副刊《人生百味》中一篇关于写作散文的文章,这篇文章好像是1898年前后发表的,题目好像是“散文散说”(记不准确),读过这篇文章后,我安心地读了5年的文学书,到如今我更加深刻地领会了这位作家的文章内涵,对我做人与写作将继续发挥他的权威作用,这张报纸我已经保存起来了,作者虽然不记得了,但他的文章我还记得:
“读散文,读者很容易通过字里行间读出文化人的文化和历史底蕴积与发的失调,以及文化地气之不足。”“作为作品,散文拒绝喧哗,它应当具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静谧,散文的生命力与魅力在其内涵,一个散文家,一个散文群落,只有在获得对人生的大彻大悟之后,才能在无声中蓄积创作的势能。”
关于怎么写散文,这位作者在文章中写道:“圣哲曰:‘大道至简至易’,散文的秘密,说多也好,说少也好,概而言之,窃以为只有‘会想会说’四个字”。
(作者:太湖县汤泉乡文化站赵国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