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博客的寿命到底有多长

(2006-09-09 08:27:55)
标签:

文化博客

原创随笔

博客寿命

分类: 所思所想

博客的寿命到底有多长

◆赵国勤

 

今年以来,博客的普及程度已经出乎人的意料之外,从资深的网民到刚刚进入互联网的新手,从大中城市到小县城、到乡镇,一股博客之风席卷互联网,很多门户网站商业网站还有博客网人气大增,博客队伍由过去的有写作习惯的网友,延伸到了有一定文化的网友,老中青,大名人小名人普通人,都涌进了博客的队伍,特别是人民网博客的开通,为博客的发展提供了政府行为的支持和政策性的导向。五花八门的博客,异彩纷呈的专题,高低不同的旋律,千奇百怪的面孔,把博客这支互联网上的文化新军引向了政府关注世人刮目相看的类似高潮的舞台剧情视点地位,加上大腕名人的不甘寂寞,赶来抢占草根文化的地盘,使得博客一直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使得原本冷静的博客被弄得沸沸扬扬。

最近敏思博客网的关闭让很多博友忧心,被关闭的博客们的精神居所将落脚何方?那东奔西走寻找落脚之处的行动让正在博客着的博友们惶恐,假若那一天自己所在的博客网被关闭了,那将怎么办?那寻找第二精神故乡之旅也在看不见的网络里蠢蠢欲动,反应出来的又是一种数据,即一些博客网站人气上升和下降的动态变数。

博客已经成为了网民自己的精神需要,也日渐成为了网友们互联互动的需要,记得有人说过:博客是网络人的高级聊天室。此话不假,这种既为自己书写心情提供免费空间也为他人了解自己提供平台的博客网站和博客本身,是互联网强劲人气的核心所在。

博客已经由过去的私人空间变成了交流和展示自己的平台,自从余秋雨等名人的加入和很多报刊约稿人把报刊加盟博客后,这种文化特征日趋明显,这也不是什么坏事,起码能为广大的博友提供文明道德和文章质量上的比较,还有一点值得庆贺的是,因为是在互联网上,一些好动的博友在法律和道德范围内对名人公开叫板,给名人一种良知上的刺激,以至于有少数名人博客急急忙忙的关闭回复功能,可名人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是因为名人博客有了回复功能博友们才上去给其增添人气,到了那一天名人的回复功能都自行关闭了,名人博客的风光也许难得有现在这么个样子了,这也许是一种不准确的估计。

从互联网的情况看,博客队伍的大多数成员都来自各个论坛的注册会员,核心成员一般是各个论坛的发主题帖的会员和版主们,不少大论坛的系统都有自动转换成博客文章的功能,这样的博客比起专业博客网站来说,对转换成博客的网友来说,不会感到很重要,因为网友还是通过论坛来阅读文章,主要的联系方式还在论坛上,只不过为会员们提供了文章集中的功能,像这种兼容性的博客群体,是近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形式。但这种博客因为是依附在论坛上的,一般不会关闭,即使关闭了也不会有多大的震动。

博客的存在和发展与国家和时代的发展紧紧相连,尤其是与民主法制的建设,道德水平文明程度,国家的安全,生活文化生活的需要紧密相连,就像现实生活中的贫富差别一样,博客所展示出来的主流文化是积极的向上的,文明的活跃的,既不超前也不落后的,那博客生存的政策空间相对就比较大。

还有一点值得思考得是,很多商业网站要靠效益来维持,博客的存在拉动了网站的人气,增添了网站的效益,万一有一天网站破产了,这个网站的博客也就各奔东西了。博客给网站到底能带来多大的效益,目前笔者还没有看到这方面的统计数据。

博客到底有多好,博客到底有多少副作用,目前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因而,要估计和猜测博客到底能博多久,依然是个未知数。( 2006-8-6

(安徽省太湖县汤泉乡文化站  赵国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猖狂的野猪
后一篇:猖狂的野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